古詩《查慎行·三江口苦雨》原文賞析
那剎磯頭雨殺風,千檣煙氣濕蒙蒙。楚天低壓平蕪外,何處青山認皖公。
這首詩作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詩人重游江西,路過安徽桐城東南樅陽河畔的三江口時,遇到凄風苦雨,皖公山色掩映在煙雨迷蒙之中,深感遺憾而寫了這首詩。
這首詩句句都圍繞題目“苦雨”來寫,有的明寫,有的意會,但生動地描繪了江上雨景。這幅景繪出灘頭凄風苦雨,江中煙霧迷蒙;江天低壓,原野平曠,青山掩沒,活現出一幅煙雨彌漫的畫圖。
“那剎磯”,在三江口附近。亂石灘上“雨殺風”,一個“殺”字,意味著雨猛風狂,飽含著交戰的氣氛。次寫江中,由近及遠,有條不紊。千只帆船,停止航行而籠罩在一片煙簾霧幛之中,到處是淋淋潮濕,到處是蒙蒙煙霧。如果說第一句是寫近景“那剎磯頭”,那么第二句就是寫遠一點的江中。隨著空間的轉移,詩人望得更遠了,望到了天空。“楚天低壓平蕪外”,江南地低水多,現在因為風雨,平曠的原野,煙霧籠罩,蒼蒼茫茫。皖公山在安徽省潛山縣西,山色青翠,但是這時想要辨認一下皖公秀色,已完全不可能了。所以直接發出“何處青山認皖公”的嘆息。最后這一句是嘆息,是抒情,是間接抒“苦雨”之情。
這首詩的前三句是描寫,寫得細膩;后一句是抒情,抒得含蓄。但都緊緊地圍繞題目來寫,寫得理明句順,氣斂神藏。
上一篇:古詩《陳曾壽·七絕》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李東陽·西湖曲·不信湖中好》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