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寅
【作者介紹】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hào)六如居士。吳縣(今江蘇蘇州市)人。弘治十一年(1498)舉鄉(xiāng)試第一,即解元,頗為學(xué)士程敏政賞識(shí)。次年,與江陰人徐經(jīng)入京會(huì)試,主考官即程敏政。有人彈劾敏政泄露試題,牽涉唐寅,寅因而下獄,后謫為浙藩處掾吏,他不甘受辱,未往就職。這件事真相如何,后人頗有疑議,在唐寅卻是奇恥大辱,曾有長信向文徵明訴述冤屈,言詞極為憤激。自此便與功名隔絕,漫游東南。
正德二年(1508),筑桃花庵別業(yè)于桃花塢(在閶門內(nèi)),當(dāng)與其舊宅相近。九年,曾應(yīng)寧王朱宸濠之聘至南昌,后覺宸濠有異志,便佯狂使酒,宸濠只得讓他回鄉(xiāng),自此便以詩畫度其余年。其《言志》云:“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閑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末一句也是寫實(shí)。卒于桃花庵,有絕筆詩云:“一日兼他兩日狂,已過三萬六千場(chǎng)。他年相識(shí)如相問,只當(dāng)飄流在異鄉(xiāng)。”是悟道語,也不脫玩世意。有《六如居士集》。祝允明挽詩有“生老病余吾尚在,去來今際子先知”語,當(dāng)是用蘇軾《過永樂文長老已卒》的“三過門間老病死,一彈指頃去來今”句意。唐寅卒后第三年,祝允明也死了。
唐寅的父親曾經(jīng)開過酒店,唐寅自己也曾在酒店中服雜役,他又生活在明代中葉商業(yè)繁榮的蘇州閶門,市民意識(shí)中好的壞的兩方面在他身上都有。他的詩歌固然俚俗淺薄,但也反映了詩歌語言上的變化。
他的詩篇,散佚的很多,集中也有羼入別人之作,如《七夕歌》,實(shí)為宋張耒作。又如“一失腳成千古笑,再回頭是百年人”,明楊儀《明良記》作唐寅語,趙翼《甌北詩話》卷十一,則說是“錢福狀元以事被斥革,作此詩”。
朱彝尊《明詩綜》卷三十二:“余于集外,從畫卷錄其留題絕句八首,饒有風(fēng)致,未至如乞兒唱《蓮花落》也。”(按,此本王世貞譏唐寅語)確實(shí)都是好詩,如《題云山煙樹圖》云:“云山煙樹靄蒼茫,漁唱菱歌互短長。燈火一村雞犬靜,越來溪北近橫塘。”《贈(zèng)感慈鄒先生畫》云:“騎驢八月下藍(lán)關(guān),借宿南州白塔灣。壁上殘燈千里夢(mèng),月中飛葉四更山。”《野寺》云:“野寺空林落照低,微鐘煙樹使人迷。逢僧只道山門近,不覺穿云又過溪。”《題畫》云:“日長深閉竹廬眠,席下猶余紙裹錢。檢點(diǎn)雞棲牢縛草,夜來有虎飲山泉。”
上一篇:《劉基》詩賞析
下一篇:《挽王中丞》明代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