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王中丞①
司馬臺前列柏高②,風云猶自夾旌旄。
屬鏤不是君王意③,莫作胥山萬里濤④。
①王中丞,王忬,字民應,王世貞之父。中丞,王忬曾任薊遼總督、右都御史。明初設都察院,其中副都御史職位相當漢之御史中丞。②司馬,王忬曾官兵部右侍郎,古人亦以司馬稱兵部長官。列柏,漢御史府中列植柏樹,后因稱御史臺為柏臺。?、蹖夔U,劍名。吳王夫差曾賜伍子胥屬鏤自刎?!、荞闵?,在江蘇吳縣西南?!妒酚洝酚浳樽玉阕载厍?,曾怨恨吳王聽信讒言,殺害忠臣。吳王聞而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鴟夷(革囊),泛之江中。吳人憐之,為立祠于江上,名曰胥山。一說吳王闔閭(夫差之父)時已有胥山。后人又傳說伍子胥死后為濤神,常借素車白馬出入波濤之中。兩句意謂,王忬被殺,并非是世宗的意思,所以,王中丞不要像伍子胥那樣,化作洶涌的怒濤。
幕府高臨碣石開①,薊門丹旐重徘徊②。沙場入夜多風雨,人見親提鐵騎來③。
①碣石,古山名,在河北昌黎西北?!、谒E門,即薊丘,故地在北京德勝門外。丹旐,喪禮中用的銘旌?!、邸吧硤觥倍?,寫王忬死后,英靈不滅,仿佛還見他從沙場上提鐵騎而來。
【說明】 共八首,這是第二及第八首。
王忬起先很受世宗信重。嘉靖三十八年(1559),韃靼部隊將西入,卻揚言朝東來,王忬立即引兵而東,韃靼遂乘隙渡灤河而西,大掠遵化、薊州等地,駐內地五日,京師震動。王忬在作戰中,確有失策之處,因而為御史方輅所劾,刑部擬議戍邊,世宗手批云:“諸將皆斬,主軍令者顧得附輕典耶?”次年冬,斬于西市。則殺王忬原出世宗本人之意。穆宗即位,世貞、世懋兄弟伏闕訟冤,復故官。
《明史?王忬傳》末,增加了王忬父子與嚴嵩父子嫌隙的情節,“灤河變聞,遂得行其計”。意思是出于嚴嵩陰謀。支大綸對王忬極為欽重和體諒,但他評忬之死云:“華亭(指徐階)乃予罪嚴嵩,至方秦檜之殺武穆,是以君子惡居下流?!闭勥w亦云:“王中丞坐疆事死,非死嚴氏也。隆慶初,子世貞訟冤,歸獄嚴氏。此家訴則然,豈定論哉?”(皆見《國榷》卷六十三)
嚴氏父子奸惡,事跡具在,但王忬之死,實由世宗。攀龍詩“屬鏤”二句,已含皮里陽秋之意,并起欲蓋彌彰作用。他本意在痛惜王忬死非其罪,又不敢明責世宗,否則,何必要這樣說呢?
上一篇:《唐寅》明代詩賞析
下一篇:《李東陽》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