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燕
故國飄零事已非,舊時王謝見應稀①。月明漢水初無影,雪滿梁園尚未歸②。柳絮池塘香入夢,梨花庭院冷侵衣③。趙家姊妹多相忌,莫向昭陽殿里飛④。
①“故國”二句,用劉禹錫《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句意。王謝,指東晉望族王導和謝安家,曾居金陵烏衣巷。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謂明天順間朱應祥、張璞校選袁凱《在野集》,多以己意更竄,將“故國”句改為“去去悲秋不自知”,以為凱已仕明,欲諱其前朝之感。但此詩實作于元至正末,用金陵王謝燕事,“故國”正與“舊時”互應。又,清宋長白《柳亭詩話》卷二十四,引劉仕義《新知錄》云:“凱以元人而入仕籍,感慨風刺,意味深長。”可見這種誤解,不止一家。 ②“月明”二句,清葉矯然《龍性堂詩話續集》:“唐寇豹與謝觀以文藻齊名,觀謂寇曰:‘君《白賦》有何佳句?’豹曰:‘曉入梁園之苑,雪滿群山。夜登庾亮之樓,月明千里。’袁句本之,第‘無影’、‘未歸’,于‘燕’字尤見巧思耳。”按:晉名將庾亮為江荊豫州刺史時,治武昌,曾與僚吏登南樓賞月,故袁詩有“漢水”語。雪滿梁園,梁園即兔園,漢梁孝王劉武所建,故址在今河南商丘東。南朝宋謝惠連曾作《雪賦》,敘梁王命司馬相如賦雪景事。后來詩文中常以梁園雪作為典故用。 ③“柳絮”二句,當是用晏殊《寓意》的“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句意。晏詩的梨花與柳絮,是描摹女子的素妝白膚。 ④“趙家”二句,漢成帝宮人趙飛燕,能歌舞,以體態輕盈號曰飛燕,與其妹昭儀俱為成帝寵幸,居于昭陽殿。性驕妒,曾譖告許皇后及班婕伃,許、班因而受到廢棄。
【說明】 明楊儀《驪珠雜錄》:“時大本賦《白燕》詩呈楊鐵厓(維楨),鐵厓極稱‘珠簾玉剪’之句。袁景文在座曰:‘詩雖佳,未盡體物之妙。’廉夫(維楨)不以為然。景文歸作詩,翌日呈之,鐵厓擊節嘆賞,連書數紙,盡散坐客,一時呼為袁白燕。”(引自錢謙益《列朝詩集》)此詩遂成袁凱享名之作。但后人評價不高。李東陽在《海叟集序》中說成“最下最傳”,固如錢謙益說的“非通論也”,但也說明盛傳之作不等于精品。朱庭珍《筱園詩話》卷四,評袁詩“其實不過字句修飾妍華,風調好聽而已。神骨不峻,格意不高,皆非集中出色之作,不可奉以為式”。不為無見。又如三四兩句用的典故及結末“趙家姊妹”云云,和白燕本身并無關系,只是從字面求之,卻無自己的性靈情趣在里面;而以霜雪描摹禽鳥羽毛之白,前人詩賦中亦屢屢用之,已落窠臼。附:
時大本《白燕》詩。大本名太初,常熟人。
春社年年帶雪歸,海棠庭院月爭輝。珠簾十二中間卷,玉剪一雙高下飛。天下公侯夸紫頷(此指燕頷,《后漢書?班超傳》:“虎頭燕頷,飛而食肉,萬里侯相也。”),國中儔侶尚烏衣。江湖多少閑鷗鷺,宜與同盟伴釣磯。
上一篇:《王世貞》詩賞析
下一篇:《祖龍歌行》明代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