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散曲《燕歌行》原文與翻譯、賞析
[三國魏] 曹 丕
秋風蕭瑟天氣涼②,草木搖落露為霜③。
群燕辭歸雁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腸。
慊慊思歸戀故鄉④,君何淹留寄他方⑤?
賤妾煢煢守空房⑥,憂來思君不敢忘,
不覺淚下沾衣裳。援琴鳴弦發清商⑦,
短歌微吟不能長⑧。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漢西流夜未央⑨。牽??椗b相望⑩,
爾獨何辜限河梁(11)。
〔注釋〕
①本篇選自曹丕《魏文帝集》。共二首,本篇原列第一。《燕歌行》為樂府舊題,屬相和歌平調曲。燕為北方邊地,古時征戍不絕,故此題常用來描述征夫怨婦的離別之情。②蕭瑟,形容秋風發出的聲響。③搖落,凋殘零落。④慊(qian欠)慊,憾恨、空虛的樣子。⑤淹留,久留。⑥煢煢(qiong窮),孤獨憂傷的樣子。⑦援,取。清商,漢魏時代流行的樂曲,包括平調、清調、瑟調等等。⑧短歌,漢樂府有“長歌行”、“短歌行”諸曲,短歌,大約是指節奏短促。長,這里指節奏舒緩。⑨星漢,銀河。⑩牽牛,即河鼓星,在銀河南??椗?,織女星,在銀河北。傳說牽牛、織女是夫婦,為銀河所隔,每年只能在七月七日(農歷)夜相會一次。(11)辜,罪。一說,辜,通“故”。限河梁,意指銀河上無橋可通,為此所隔。河梁,河上之橋。
〔分析〕
《燕歌行》是曹丕的代表作,也是現存文人作品中較早的完整七言詩,在我國文學史上很有影響。原作共兩首,都是寫婦人秋夜思念久客他鄉的丈夫。本詩為第一首,寫得尤為出色,歷來受人重視。詩以委婉抒情的筆調,清麗親切的語言,連貫和諧的音韻,敘寫一位多情女子對丈夫的深情思戀,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動亂、人民流離的現實。
詩以女主人感物候起興,秋風蕭瑟,天氣轉涼,草木搖落,白露為霜。燕子歸飛故土,天鵝南飛準備過冬。這“萬里悲秋”的景象最惹人懷遠相思。
“念君客游多思腸,慊慊思歸戀故鄉”二句由己及夫,由實轉虛,她想像羈旅他鄉的夫君此時此刻定是愁腸百結,悵然若失,定是也在思歸故鄉、懷戀妻子。這一虛擬寫法表情婉約,哀感動人。我們在后來的詩詞中經常可以看到這類從對面著筆寫男女相思的手法,曹丕此詩多少有著啟示作用。
接著,詩再由空間運思,由夫及己,由虛轉實,往來飛動。她想丈夫若是懷戀自己,那為何久滯異鄉而不歸?這一反詰顯示出她內心的復雜矛盾,此中有關切,有猜疑,有微嗔,也有責怪。下面“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三句一意連貫,轉轉入深,再對婦人心思情狀作細膩摹寫,不僅寫出其憂思極深,而且把她對丈夫的忠愛表現得繾綣而深摯。其中“思君不敢忘”是其忠貞愛情的誓言,也是全詩要領。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在愁情無計可消除的情況下,婦人只能以彈琴唱歌來排遣憂懷。清商曲是一種節拍短促、音響纖微的樂調,只能配合短歌微吟。婦人援琴微吟原是為了解憂,不想歌聲琴音反而更加重了她的憂思。至此,思婦的哀思憂傷似已渲泄無遺,可以終篇了。不料,詩人另辟蹊徑,再展新境。
最后“明月”四句通過女主人公凝望星月,有感于牽牛、織女隔河相望的悲劇,含蓄抒寫她自己空房獨宿的哀傷。這幾句表面看是寫夜景,實際上賦中有比,抒情妙在似有若無之間,極富韻外之致。
本詩在藝術上取得了多方面成功。其寫景與抒情融合無間,起結妙用比興,情致深婉。語言清麗,形象鮮明。句句用韻,音調流利和諧。王夫之《船山古詩評選》贊此為“傾情、傾度、傾色、傾聲,古今無兩?!痹u價雖然偏高,但其作為建安時期便娟婉約的言情代表作卻是當之無愧的。尤可注意的是它作為“七言之祖”對后人創作的影響。秦漢時期,尚無完整的七言詩。東漢張衡《四愁詩》雖通篇七言,但句中帶有“兮”字,仍不脫楚辭痕跡。曹丕此詩標志著七言詩的成熟,并以其卓越的藝術成就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其后,魏國曹叡、繆襲間有七言之作。晉《白紵舞歌》“輕軀徐起何洋洋”諸篇婉孌鮮麗,顯然是仿《燕歌行》而為之者。七言詩再經劉宋鮑照之手,勁健挺拔,已見魄力。直到盛唐李、杜、高、岑,遂使其開合變化,蔚為大觀,成為唯一可與五言詩相抗衡的重要詩歌形式。《燕歌行》在七言詩發展史上的開啟之功是彌足珍貴的。
〔評說〕
胡應麟《詩藪》:“子桓《燕歌》二首,開千古妙境。”
孫鑛《文選集評》:“七言古前罕有,至此始暢,比《四愁》風度更長。然每句押韻,卻是《柏梁》體,而格調仍是樂府,與唐人歌行固自不同。”
王夫之《船山古詩評選》:“傾情、傾度、傾色、傾聲,古今無兩。”
沈德潛《古詩源》:“句句用韻,掩抑徘徊,‘短歌微吟不能長’恰似自言其詩。”
吳淇《六朝選詩定論》:“風調極其蒼涼,百十二字(按:指《燕歌行》二首),首尾一筆不斷,中間卻具千曲百折,真杰構也?!?
上一篇:散文賦《燕昭王求士》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詩詞·散曲《燕歌行并序》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