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戲曲名著鑒賞辭典·雜劇編·無名氏·貨郎旦(第四折)
妓女張玉娥貪圖李彥和的錢財,嫁了他。并逼他休棄了結發妻子劉氏,致劉氏悲憤而死。但她暗中又與舊交魏邦彥勾搭,并生出毒計,盜走李的金銀財寶,縱火燒了李家房屋。又伙同魏騙李彥和一家上船,或推入河中,或活活勒死。豈料李彥和墜水未死,替人放牛。乳母三姑被勒遇救,藝人收為義女,學唱 《貨郎兒》糊口。其子春郎也由拈各千戶收養。十三年后,李彥和與三姑偶然相見。便一起前往河南。一天晚上,他們在驛館歇宿,偶遇承襲了千戶之職的李春郎,三姑認得春郎,用 《貨郎兒》演唱李家的不幸遭遇,春郎頓然醒悟,一家人方才團圓。而張玉娥、魏邦彥也因欺侵窩脫銀,被一一正法。
(凈扮館驛子上,詩云) 驛宰官街也自榮,單被承差打滅我威風; 如今不貪這等衙門坐,不如依還著我做差公。自家是個館驛子,一應官員人等打差的,都到我這驛里安下。我在這館驛門首等候,看有什么人來? (小末扮春郎冠帶引祗從上,云)小官李春郎便是,自從阿媽亡逝以后,埋殯了也; 小官隨處催趲窩脫銀兩,早來到這河南府地面。左右,接了馬者。館驛子,有甚么干凈的房子,我歇宿一夜,(驛子云) 有、有、有,頭一間打掃的潔潔凈凈,請大人安歇。(小末云) 你這里有甚么樂人耍笑的,喚幾個來服侍我,我多有賞賜與他。(驛子云) 我這里無樂人,只有姊妹兩個,會說唱貨郎兒,喚將來服侍大人。(小末云) 便是唱貨郎兒的也罷。與我喚將來。(驛子云)理會的。我出的這門來,則這里便是。唱貨郎兒的在家么? (副旦同李彥和上,云) 哥哥,你叫我做甚么? (驛子云) 有個大人在館驛里,喚你去說唱,多有賞錢與你哩。(李彥和云) 三姑,咱和你走一遭去來。(副旦唱)
【南呂一枝花】 雖則是打牌兒出野村,不比那吊名兒臨拘肆; 與別人無伙伴,單看俺當家兒。哥哥你索尋思,錦片也排著席次,都只待奏新聲舞柘枝。揮霍的是一錠錠響鈔精銀,擺列的是一行行朱唇俫皓齒。
【梁州第七】 正遇著美遨游,融和的天氣,更兼著沒煩惱,半稔的年時。有誰人不想快平生志,都只待高張繡幙,都只待爛醉金卮。我本是窮鄉寡婦,沒甚的艷色嬌姿,又不會賣風流,弄粉調脂; 又不會按宮商,品竹彈絲; 無過是趕幾處沸騰騰熱鬧場兒,搖幾下桑瑯瑯蛇皮鼓兒,唱幾句韻悠悠信口腔兒。一詩一詞,都是些人間新近希奇事,扭捏來無詮次,倒也會動的人心諧的耳,都一般喜笑孜孜。
(驛子報云) 稟大人,說唱的來了也。(小末云) 著他過來。(驛子云) 快過去。(做見科) (小末云) 你兩個敢是姊妹么? 且在門首等著,喚著你便過來。(副旦云) 理會的。(出科) (小末云) 驛子,有甚么茶飯看些來,我食用咱。(驛子云) 有、有、有。(做托肉上科,云) 大人,一簽燒肉,請大人食用。(小末做割肉科,云) 我割著這肉吃,怕不在這里快活受用! 想起我那父親和奶母張三姑來,不由我心中不煩惱,我怎生吃的下? (李彥和做打嚏科,云) 那個說我? (小末云) 兀那驛子,你喚將那姊妹兩個來。(喚科) (小末云) 兀那兩個,將這一簽兒肉出去,你兩個吃了時,可來服侍我。(副旦接科,云) 謝了相公。(李彥和云) 妹子也,咱不要吃,包到家里去吃。(小末云)嗨! 沾污了我這手也。(做拿紙揩手科,云) 兀那說唱的,將這油紙拿出去丟了者,(李彥和做拾紙科,云) 理會的。我出的這門來。這張紙上,怎么寫的有字? 妹子,咱試看咱。(念科,云) 長安人氏,省衙西住坐。父親李彥和,奶母張三姑; 孩兒春郎 ,年方七歲,胸前一點朱砂記。情愿賣與拈各千戶為兒,恐后無憑, 立此文書為照。 立文書人張三姑, 寫文書人張敞古。 妹子也,這文書說著俺一家兒,敢是你賣孩兒的文書么? (副旦云) 正是,(李彥和做悲科,云) 妹子也,你見這官人么? 他那模樣動靜,好似俺孩兒春郎。爭奈俺不敢去認他,可怎了也!(副旦云) 哥哥你放心, 張敞古那老的,為俺這一家兒這一樁事,編成二十四回說唱。他若果是春郎孩兒呵,他聽了必然認我。(李彥和云) 這個也好。(小末喚科,云) 兀那兩個,你來說唱與我聽者。(副旦做排場,敲醒睡科,詩云) 烈火西燒魏帝時,周郎戰斗苦相持; 交兵不用揮長劍,一掃英雄百萬師。這話單題著諸葛亮長江舉火,燒曹軍八十三萬,片甲不回。我如今的說唱,是單題著河南府一樁奇事。(唱)
【轉調貨郎兒】也不唱韓元帥偷營劫寨,也不唱漢司馬陳言獻策,也不唱巫娥云雨楚陽臺; 也不唱梁山伯,也不唱祝英臺。(小末云)你可唱什么那? (副旦唱) 只唱那娶小婦的長安李秀才。
(云) 怎見的好長安? (詩云) 水秀山明景色幽,地靈人杰出公侯; 華夷圖上分明看,絕勝寰中四百州。(小末云) 這也好,你慢慢的唱來。(副旦唱)
【二轉】 我只見密臻臻的朱樓高廈,碧聳聳青檐細瓦; 四季里常開不斷花,銅駝陌紛紛斗奢華。那王孫士女乘車馬。一望繡簾高掛,都則是公侯宰相家。
(云) 話說長安有一秀才,姓李名英,字彥和。嫡親的三口兒家屬,渾家劉氏,孩兒春郎,奶母張三姑。那李彥和共一娼妓,叫做張玉娥,作伴情熟,次后娶結成親。(嘆科,云) 嗨! 他怎知才子有心聯翡翠,佳人無意結婚姻。(小末云) 是唱的好,你慢慢的唱咱。(副旦唱)
【三轉】那李秀才不離了花街柳陌,占場兒貪杯好色,看上那柳眉星眼杏花腮。對面兒相挑泛,背地里暗差排,拋著他渾家不睬,只教那媒人往來。閑家擘劃,諸般綽開,花紅布擺,早將一個潑賤的煙花娶過來。
(云) 那婆娘娶到家時,未經三五日,唱叫九千場。(小末云)他娶了這小婦。怎生和他唱叫? 你慢慢的唱者,我試聽咱。(副旦唱)
【四轉】 那婆娘舌刺刺桃茶斡刺,百枝枝花幾葉子,望空里揣與他個罪名兒,尋這等閑公事。他正是節外生枝,調三斡四。只教你大渾家吐不的咽不的這一個心頭刺,減了神思,瘦了容姿,病懨懨睡損了裙兒祬。難扶策,怎動止,忽的呵冷了四肢,將一個賢慧的渾家生氣死。
(云)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當日無常,埋葬了畢。果然道福無雙至日,禍有并來時。只見這正堂上火起,刮刮咂咂,燒的好怕人也。怎見的好大火? (小末云) 他將大渾家氣死了,這正堂上的火從何而起? 這火可也還救的么? 兀那婦人,你慢慢的唱來,我試聽咱。(副旦唱)
【五轉】 火逼的好人家人離物散,更那堪更深夜闌,是誰將火焰山移向到長安,燒地戶、燎天關,單則把凌煙閣留他世上看。恰便似九轉飛芒,老君煉丹,恰便似介子推在綿山,恰便似子房燒了連云棧,恰便似赤壁下曹兵涂炭,恰便似布牛陣舉火田單,恰便似火龍鏖戰錦斑斕。將那房檐扯,脊梁扳,急救呵可又早連累了官房五六間。
(云) 早是焚燒了家緣家計,都也罷了,怎當的連累官房,可不要去抵罪? 正在愴惶之際,那婦人言道: 咱與你他府他縣,隱姓埋名,逃難去來。四口兒出的城門,望著東南上,慌忙而走。早是意急心慌情冗冗,又值天昏地暗雨漣漣。(小末云) 火燒了房廊屋舍,家緣家計,都燒的無有了,這四口兒可往那里去? 你再細細的說唱者,我多有賞錢與你。(副旦唱)
【六轉】 我只見黑黯黯天涯云布,更那堪濕淋淋傾盆驟雨,早是那窄窄狹狹溝溝塹塹路崎嶇,知奔向何方所?猶喜的消消灑灑斷斷續續,出出律律忽忽嚕嚕陰云開處,我只見霍霍閃閃電光星炷。怎禁那蕭蕭瑟瑟風,點點滴滴雨,送的來高高下下凹凹凸凸一搭模糊,早做了撲撲簌簌濕濕淥淥疏林人物。倒與他妝就了一幅昏昏慘慘瀟湘水墨圖。
(云) 須臾之間,云開雨住。只見那睛光萬里云西去,洛河一派水東流。行至洛河岸側,又無擺渡船只; 四口兒愁做一團,苦做一塊。果然道天無絕人之路,只見那東北上搖下一只船來。豈知這船不是收命的船,倒是納命的船。原來正是奸夫與他淫婦相約,一壁附耳低言: 你若算了我的男兒,我便跟隨你去。(小末云) 那四口兒來到洛河岸邊,既是有了渡船,這命就該活了。怎么又是淫婦奸夫預先約下,要算計這個人來? (副旦唱)
【七轉】河岸上和誰講話,向前去親身問他; 他只說道奸夫是船家,猛將咱家長喉嚨掐,磕搭地揪住頭發,我是個婆娘怎生救拔?也是他合亡化,撲冬的命掩黃泉下。將李春郎的父親,只向那翻滾滾波心水淹殺。
(云) 李彥和河內身亡,張三姑爭忍不過,此時向前,將賊漢扯住絲絳,連叫道:“地方,有殺人賊! 殺人賊!”倒被那奸夫把咱勒死。不想岸上閃過一隊人馬來,為頭的官人怎么打扮? (小末云) 那奸夫把李彥和推在河里,那三姑和那小的可怎么了也?(副旦唱)
【八轉】 據一表儀容非俗,打扮的諸余里俏簇,繡云肩,胸背是雁銜蘆。他系一條兔鶻,兔鶻,海斜皮偏宜襯連珠,都是那無瑕的荊山玉。整身軀也么哥,繒髭須也么哥,打著鬢胡,走犬飛鷹駕著鴉鶻。恰圍場過去,過去,折跑盤旋驟著龍駒,端的個疾似流星度,那風流也么哥,恰渾如也么哥,恰渾如和番的昭君出塞圖。
(云) 比時小孩兒高叫道救人咱。那官人是個行軍千戶,他下馬詢問所以,我三姑訴說前事,那官人說: 既然他父母亡化了,留下這小的,不如賣與我做個義子,恩養的長立成人,與他父母報恨雪冤。他隨身有文房四寶,我便寫與他年月日時。(小末云)那官人救活了你的性命,你怎么就將孩兒賣與那官人去了? 你可慢慢的說者。(副旦唱)
【九轉】 便寫與生時年紀,不曾道差了半米; 未落筆花箋上淚珠垂,長吁氣呵軟了毛錐,恓惶淚滴滿了端溪。(小末云) 他去了多少時也? (副旦唱) 十三年不知個信息。(小末云) 那時這小的幾歲了?(副旦唱) 相別時恰才七歲。(小末云) 如今該多少年紀也? (副旦唱) 他如今剛二十。(小末云) 你可曉的他在哪里? (副旦唱) 恰便似大海內沉石。(小末云) 你記的在哪里與他分別來? (副旦唱) 俺在那洛河岸上兩分離,知他在江南也塞北? (小末云) 你那小的有什么記認處? (副旦唱) 俺孩兒福相貌雙耳過肩墜。(小末云) 再有什么記認? (副旦云) 有,有,有。(唱) 胸前一點朱砂記。(小末云)他祖居在何處? (副旦唱) 他祖居在長安解庫省衙西。(小末云) 他小名喚做甚么? (副旦唱) 那孩兒小名喚做春郎身姓李。
(小末云) 住,住,住,你莫非是奶母張三姑么? (副旦云) 則我便是張三姑。官人怎么認的老身? (小末云) 你不認的我了?則我便是李春郎。(副旦云) 官人莫作笑,休斗老身耍。(小末云) 三姑,我非作笑,我乃李彥和之子李春郎是也。(做解胸前與看科) (副旦云) 果然是春郎了也。則這個便是你父親李彥和。(李彥和做打悲認科,云) 孩兒,則被你想殺我也! 不知你在那里得這發達崢嶸來? (小末云) 父親,孩兒這官就是承襲拈各千戶的。誰知有此一端異事,如今拼的棄了官職,普天下尋去,定要拿的那奸夫淫婦,報了冤仇,方稱你孩兒心愿。(祗從拿凈、外旦上科,云) 稟爺,這兩個名下,欺侵窩脫銀一百多兩,帶累小的們比較,不知替他打了多少! 如今拿他來見爺,依律處治,也與小的們銷了一件未完。(小末云) 律上: 凡欺侵官銀五十兩以上者,即行處斬,這罪是決不待時的。(李彥和做認科,云) 兀的不是洛河邊假裝船家,推我在水里的? (副旦云)這不是張玉娥潑婦那? (凈做畫符科,云) 有鬼! 有鬼! 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今,敕! (祗從喝科) (外旦云) 敢是拿我們到東岳廟里來? 一刬是鬼那! (小末云) 原來正是那奸夫淫婦,今日都拿著了。左右,快將他綁起來,待我親自斬他,也與我亡過母親出這口怨氣。(副旦唱)
【煞尾】 我只道他州他府潛逃匿,今世今生沒見期,又誰知冤家偏撞著冤家對。(凈云) 原來這就是李春郎,這就是張三姑,當日勒他不死,就該有今日的晦氣了。(做叩頭科,云) 大人可憐見,饒了我老頭兒罷,這都是我少年間不曉事,做這等勾當; 如今老了,一口長齋,只是念佛; 不要說殺人,便是蒼蠅也不敢拍殺一個。況是你一家老小現在,我當真謀殺了那一個來? 可憐見放赦了老頭幾罷! (外旦云) 你這叫化頭,討饒怎的? 我和你開著眼做,合著眼受,不如早早死了,生則同衾,死則共穴,在黃泉底下,做一對永遠夫妻,有甚么不快活? (副旦唱) 你也再沒的怨誰,我也斷沒的饒伊。(小末斬凈、外旦科,下) (副旦唱) 要與那亡過的娘親現報在我眼兒里。
(李彥和云) 今日個天賜俺父子重完,合當殺羊造酒,做個慶喜的筵席。孩兒,你聽者: (詞云) 這都是我少年間誤作差為,娶匪妓當局者迷; 一碗飯二匙難并,氣死我兒女夫妻。潑煙花盜財放火,與奸夫背地偷期; 扮船家陰圖害命,整十載財散人離。又誰知蒼天有眼,偏爭他來早來遲; 到今日冤冤相報,解愁眉頓作歡眉。喜骨肉團圓聚會,理當做慶賀筵席。(同下)
窩脫銀兩: 窩脫,或作斡脫,指當時高利貸放出的銀子。吊名兒: 過去妓女把名字寫在牌子上掛起來、表示賣藝或接客。拘肆,即勾欄。宋元時代藝人賣藝或娼妓接客的地方。柘 (zhe浙)枝: 舞曲名。響鈔精銀: 成色上等的銀鈔。韓元帥: 漢初名將韓信。銅駝陌:銅駝,古代洛陽宮門外有銅的駱駝夾道相向。此指繁華的街道。聯翡翠: 翡翠,一種水鳥。此喻指成婚。占場兒: 第一、為首的意思。挑泛: 又作調犯、挑撩、說閑話。閑家: 閑漢,幫閑。擘劃: 籌劃,安排。挑茶斡刺: 挑毛病,找岔子。凌煙閣: 唐朝圖繪功臣像的地方,借以形容被煙火焚燒的樓閣。九轉: 九轉金丹,道家煉丹、煉一次稱為一轉。介子推: 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的從臣。重耳即位,介子推卻歸隱綿山。放火燒山,至燒死也不出山為官。子房: 漢代的張良。連云棧; 棧道名,當時是漢中通往外地的要道。滅秦后,項羽封劉邦為漢中王,張良獻策劉邦,燒掉棧道,表示不再出兵關中,以麻痹項羽。“布牛陣”句: 戰國時,齊將田單為燕國樂毅圍困,單用一千頭牛,角上縛以利刃,尾巴捆以柴草,夜半點火燒著牛尾,牛沖向敵陣,結果燕兵敗北。“繡云肩”句: 意謂袍服上肩部繡著云紋,胸背前后繡著大雁銜蘆的圖案。荊山玉: 名貴的玉。傳說荊山出產美玉,“和氏璧”就在這里發現。端溪: 廣東端溪出產的墨硯,質量最佳,稱為“端硯”或“端溪硯”。比較: 古代衙門派衙役征收錢糧,限期征收不夠,給以處罰。叫做“比較”。
《風雨像生貨郎旦》跳出了雜劇多寫才子佳人悲歡離合、帝王將相豐功偉績的舊套,把一個普通人家因娶了一個青樓妓女為妾而導致的家庭悲劇,形象而生動地搬上舞臺,尖銳地指出: 娶小納妾是導致家庭悲劇的一個重要原因。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秦樓楚館陰暗的一面。從而勸喻世人謹身自律,這在男子納妾天經地義的封建社會具有重大的意義。
第四折,是全劇的重場戲,也是全劇中最長的一折。劇情雖然十分簡單,但容量卻非常大。作者緊扣標題“像生”二字的特色,獨出心裁地用十幾支曲子繪神繪色地描述了李彥和一家的悲慘遭遇,把前三折所演出的故事,用極其精練的唱詞和道白生動地表現了出來。開始用 【南呂一枝花】、【梁州第七】 兩個較為舒緩的曲調鋪述演唱者自身的處境。接著用 【轉調貨郎兒】 引入正題,敘述了家境富裕豪華的李彥和,因“占場兒貪杯好色,看上那柳眉星眼杏花腮”,“將一個潑賤的煙花娶過來”,引出了一件不幸的辛酸事。從 【四轉】 開始,曲調步步緊張,唱詞層層深入。先是“將一個賢惠的渾家生氣死”,接著“正堂上火起”,“逼的好人家人離物散”。到了 【六轉】劇情發展到了最高潮,于是連用幾十雙疊字,造成了一種十分緊迫的氣氛。有“銀瓶乍破水漿進,鐵騎突出刀槍鳴” (白居易《琵琶行》) 之感。聽來好似嘈嘈大弦,急風暴雨,電閃雷鳴,鏗鏘盈耳,使人蕩氣回腸。李彥和一家慌亂中上了賊船,落入奸夫淫婦之手,遭到了更加悲慘的災難。高潮過去,云開雨住,曲詞漸趨平緩。李彥和一家大難不死,張三姑被救,李春郎為拈各千戶收養。一支支曲詞緊扣心弦,直到 【九轉】唱完,方點出了李春郎的姓名,使李彥和一家得到團園。迫害他們全家的罪犯也因“欺侵窩脫銀”而得到懲罰。全劇矛盾沖突徹底解決,曲終詞盡人團圓。
通過曲詞所描述的故事,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性格各異、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李彥和是一個性格懦弱、感情復雜的形象。他既愛戀自己的結發妻子劉氏,又貪杯好色娶來了青樓煙花張玉娥。家庭矛盾出現以后,他既不想休掉妻子,又不愿與小妾分手,而是帶著復雜的內心矛盾試圖在兩者之間找到一種平衡。他的軟弱性,決定了他不可能有一個正確的選擇,更不會識破奸人的詭計。直到大禍臨頭,方才醒悟過來,但此時悔之已晚。終于吞下了自己在軟弱麻木中釀造的苦酒。李彥和的表演充分地展示了他自私、軟弱、矛盾的性格特征,而成為一個較為成功的藝術典型。
劇中的拈各千戶,是一個令人難忘的忠厚善良的老人形象。他在危難之中解救了張三姑,收養了李春郎,并將他像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培養成了一個稱職的千戶官職繼承人,而他對這一切卻不存絲毫的私心。最令人感動的是這位沒有子女的老人,在臨終之前詳盡地說明了養子的身世,要這個受他扶養十三年之久的養子不要忘記自己的恩念。這是他唯一的要求,也是最后的要求。這充分突現了他慈祥、坦蕩、無私、寬厚的性格特征,從而與作品所批判的惡勢力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張三姑是全劇的主角,是作者精心塑造的典型形象。她是個忠誠、賢惠、聰明、勤勞、知恩圖報的女姓。在她的身上集中而充分地反映出我國古代勞動婦女的傳統美德。她忠心耿耿,始終如一地對待自己的主人,大難臨頭,她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竭盡全力保護小主人,并將托給一位好心的千戶收養; 對于在危難之中收留她做了義女、 并教她學唱《貨郎兒》的義父張敞古, 她更是以德報恩。 即使在他死后也不惜歷盡千辛萬苦,把他的骨殖背回故土安葬。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她遇到了過去的主人李彥和,仍然忠誠不二,愿唱《貨郎兒》養他到老。她的這些作為,是一個生活在封建社會,不可能超越歷史的勞動婦女恰當而合理的選擇。當然在贊美這一典型形象所反映出的優良品質的同時,也不能不為這個善良忠誠的勞動婦女,為封建道德所做出的巨大犧牲而感到痛心,不能不為她的愚忠而悲哀。
這出雜劇在情節上的最大特點是巧合。李彥和一家遇難,巧逢艄公、千戶、藝人相救; 三姑十三年后逃難,又巧遇舊主李彥和; 春郎“隨處催趲窩脫銀兩,來到河南府地面”又巧與父親、奶母同宿一個驛館; 新千戶想找幾個樂人說唱,又巧喚來了李彥和、張三姑; 捉來欺侵窩脫銀的人犯又巧為迫害他們全家的奸夫淫婦。這些巧妙的安排,毫無牽強痕跡,而顯得十分合理自然。由于劇情的發展合乎人民的愿望,因而使人感到這些偶然的巧合之中,有一種十分必然的內在力量。
這一折雜劇,連用了十二支曲子,一唱到底,這在元代雜劇中是不多見的。雖然唱詞較長較多,但卻波瀾起伏,跌宕有致,有一種扣人心弦的藝術感染力。同時,在語言上除了本色當行、質樸自然的特色以外,善用疊字表達感情,烘托氣氛也是一個顯著的特點。在【六轉】 中,僅十一句唱詞就用了三十多個疊字。這反映出作者深厚的語言功底,和深湛的藝術才華。
另外,《貨郎兒》是被元蒙統治集團誣蔑為“誨盜海淫”的民間說唱曲調,在 《元典章》里,就有禁唱《貨郎兒》的法令。在這一折劇中,作者卻讓演員站在臺上演唱了大段的《貨郎兒》,這充分表現出了作者敢于蔑視元蒙法令的勇氣。
《貨郎兒》本是沿街挑擔叫買的小販,為了招徠顧客而演唱的民間歌謠。在這折雜劇中經過無名作者精心的改造和錘煉,成了北曲中一套完美的樂曲,對后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清代大曲家洪升寫《長生殿·彈詞》一出不但使用了這一樂曲,而且曲文也字模句擬。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曲家使用 【九轉貨郎兒】從事創作。
上一篇:戲曲名著·雜劇編·關漢卿·謝天香(第二折)
下一篇:戲曲名著·雜劇編·王伯成·貶夜郎(第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