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劇曲鑒賞辭典·清代劇曲·清代雜劇·王夫之《龍舟會》原文與翻譯、賞析
【寄生草】 (旦唱)榴花兒,紅似火,菖蒲兒,抽新翠。蜈蚣蛇黽相吞制,龍舟鼉鼓爭輕利。天師靈篆誅妖魅,盡鯨吞一吸猛燒刀,如今不飲何時醉?(孛) 唱得好!滿斟酒來一齊干!你還把咱兄弟們聚義意思唱來!
(旦唱)
【么】 親生的,未是親,結(jié)義呵,真忠義。有酒呵,堆花釅釀齊醺醉;有肉呵,堆盤大碗皆肥膩;有衣呵,堆紗繡錦挨身系。更有那開通元寶百來堆,松紋大綻鵝毛細。(孛)唱得好!大家吃發(fā)財酒,一碗干!小乙,你是心上人,這巷里又沒鄰舍,可將咱們替天行道本事唱來! (旦唱)
【么】 論財爻,總是天,便天也、隨人意。恰風高月黑天連水,牲牢神福艄公醉,思鄉(xiāng)客倦鼾齁睡。輕輕抽了纜桅幫,到江心插翅也難回避。(孛) 好! 好! 吃個流水杯,一個催一個,干! (旦唱)
【么】舸兒,破浪來,小劃子,分波去,一撓鉤住蓬纖系,一翻身好賽呆鷹翅,一聲呼驚醒天蓬睡,快將來留得你六陽魁,再俄延,好吃我板刀餛飩咸酸味。(孛)唱得好!連斟三碗,齊干!再唱來!(旦唱)
【么】 做官的,逞威風,做客的,夸伶俐,榔頭大板催常例,長夫書帕趨權(quán)貴,低銀假貨欺童稚。我是個抽豐破散好親朋,不用你紙封袱裹紅箋饋。(孛)唱得更妙!咱們得些兒也不枉了。換大碗兒齊干! (旦唱)
【么】 弓兵們是我小嘍羅,捕盜官是我親翁婿,大花押簽幾個擒拿字,紙甘當填一個全無弊,黃白米已送入在靴州里,有時露著一些些,只教那地鄰保長臀皮替。(眾醉諢介)(旦背云)你看這賊自要取死!找上了一碗堆花的燒刀,不怕他不倒。(取酒諢勸,雜吐介) (旦唱)
【么】禿廝兒,說因果,倘秀才,夸仁義,則兀那孔夫子受盡了東陵氣,釋迦佛吃夠了天魔累,西王母守不穩(wěn)蟠桃會,只李博士一句說分明,而今世上皆吾類。(眾跌倒壓睡) (旦背云)醉便醉了,恐怕還掙扎得,待我唱個曲兒譏誚他,看知道不知道者。
【么】 黃水獺,吃夠了魚,穿山甲,舔盡了蟻,粉蛾兒終撞入燈油里,蚊蟲兒早掛著蛛絲系,猛毛蟲恰遇著翻身猬。冤家狹路遇冤家,焰摩天上難回避! (孛爬起喊好好復跌介) (旦) 醉便十分了,恐怕還動彈得,我再唱一曲,說出本事,看他懂不懂?(眾鼾呼介) (旦唱)
【么】 俺是個母丁香,藥性烈,你則道公檳榔,能消氣。雌木蘭暫卸下盤龍髻,秦女休不怕你盤蛇刺,高辛女權(quán)混入盤瓠隊,看咱脫卻皂頭巾,恰是個活拿小鬼鐘馗妹!全然不醒,果然醉泥了!這一伙都不省人事,及今不下手,更待何時?(入內(nèi)取刀先殺孛,眾驚起爬跌,追趕,盡斫殺介)
《龍舟會》 雜劇給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謝小娥的父親謝皇恩和丈夫段不降出外貿(mào)易,在江州被賊人殺害。小孤神女幫助二人鬼魂回到家中托夢給小娥,言殺父者為 “車中猴、門東草”; 殺夫者為 “田中走、一日夫”。小娥將十二字貼于晴川閣閣柱上,以求高人指點,道出其中奧秘。適逢觀察判李公佐游晴川閣,猜出十二字乃二人姓名,一名申蘭,一名申春。后來,經(jīng)李公佐指點,小娥女扮男裝沿江尋仇人,最終訪得二賊下落,小娥混入申春家作傭工三年,騙得申春信任,暗中查出二人殺死父親和丈夫的物證,并于端午節(jié)設(shè)下酒席,把眾賊灌醉后,全部殺死。
這九支 【寄生草】 即小娥勸眾賊飲酒所唱,表面上對賊人依順夸贊,實則暗藏殺機。第一支曲子是小娥即景而唱,勸眾賊在榴花紅、菖蒲翠的端午節(jié)趁熱鬧而一醉方休。小娥的目的達到,眾賊人開懷暢飲,多日的計劃有了一個順利的開端。接著,她又應眾人要求夸他們的聚義。小娥按下心中的仇恨,違心地把一伙狼狽為奸的賊徒吹捧為忠誠結(jié)義、有財共享的 “忠義之士”,讓他們放松警惕,一步一步走入布好之局。眾賊聽得飄飄欲仙,得意忘形,竟要求小娥唱他們殺人越貨的骯臟勾當。三、四兩支曲描述了賊人如何趁風高月黑之夜殺人搶財。不難想象,小娥的父親和丈夫很可能就是在這樣的夜晚被二賊以同樣的手段搶去錢財、奪走生命的。但是堅強的小娥依然不動聲色,按部就班地照計劃行事,內(nèi)心悲痛欲絕,外表仍順從平靜地唱曲助興,以引賊人入甕。小娥的第五支曲子訴說世人的趨炎附勢,夸眾賊“抽豐破散”、“替天行道”,使已有三分醉意的賊人大聲叫好,換大碗齊干,眼看魚兒就要吞鉤了。第六支曲子小娥唱出了賊人與官府的暗中勾結(jié),揭露出世道之不公和官場之腐敗,由此也言明了小娥不相信衙門而堅持自己報仇的理由。接下的一曲,小娥已較為明朗地指出眾人為賊這一事實,并控訴世人皆賊,連官府也為賊人行方便。此時,眾賊已醉倒,計劃眼看就要大功告成,細心的小娥慮及眾賊假醉,又唱一曲譏諷他們,暗中道出眾人已死到臨頭了,可惜賊人已醉意朦朧,根本沒聽出曲中之意,依舊狂呼叫好。小娥確定眾賊已入甕中,在最后一支曲子中明確地唱出了自己的身份和目的。她自比為雌木蘭、秦女休、高辛女,在經(jīng)過三年的忍辱負重后,終于可以手刃仇人,為父親和丈夫報仇雪恨。這支曲子,隱含著既定目的達成后如釋重負的快意。
這九支同曲牌的曲子,曲曲相聯(lián),給人以一氣呵成、渾然一體的感覺。這出戲以旦角獨唱為主,曲與曲之間都夾有簡短精煉的賓白,演出時既顯得主次分明,又有眾人的應對作陪襯而不顯一人獨唱的單調(diào),舞臺效果也不錯。看似平常的九支獨唱曲子完美地表現(xiàn)了小娥臨不懼的膽略、精心策劃的機巧和忍辱負重、堅韌不拔的品質(zhì)。一支支唱曲隱約地明表報仇過程中小娥心緒的變化起伏,暗含著一股必欲置仇人于死地的強悍之氣。
上一篇:《齊東絕倒》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古典名劇·琵琶記·一門旌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