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翚
江上潮來浪薄天,隔江寒樹晚生煙。
北風三日無人渡,寂寞沙頭一簇船。
此詩起首兩句寫直觀中的江景?!敖铣眮砝吮√欤艚畼渫砩鸁??!北√欤号c天接近,此處極言江潮洶涌鋪天而來,宏闊無際。正因為江潮洶涌,江面宏闊,所以原本在寒風中凋盡殘葉的樹木,一反往日的清晰可辨,看上去影影綽綽,在傍晚的霧色里朦朧不清。作者所注重的是用白描手法來寫江景?!氨憋L三日無人渡,寂寞沙頭一簇船?!薄敖北√臁迸c“北風三日”像是同一鏈條上的兩個環節,它們同時又與“寂寞沙頭”形成一種因果關系。這種明晰的邏輯感,恰巧反證了作者創作中,寫景狀物之間清醒冷靜感覺意識,正是這種感覺意識導致了作品所顯示出的客觀感。
盡管這樣,絕句前后仍含有某種承轉演化的差別。前兩句寫的是客觀實景,即此時此刻景象。后兩句則有客觀追溯中的現實推測。“北風三日”這顯然在時間意義上表明一個過程,因而就不是即時之景,而是一種推測;“寂寞沙頭一簇船”,這“寂寞”二字則完全是一種感覺,“感覺”在作者來講只是自己所能感到的,而這里卻把這種感覺貫于“沙頭一簇船”,這除了講“無人渡”的冷落外,更有講船家的寂寞。同時也是為了突出與前面的對比:江潮連天,水面洪闊,北風凜冽,呼嘯三日,就量而言都是巨大和擴張,這種巨大擴張表現在前面連續的三句之中,足見寒江之極,這樣最后一句“寂寞沙頭一簇船”輕輕挑出,便顯得對比劇烈而突然,仿佛失去均衡而極不對稱。其實這正是效果之所在,這種不均衡的對比形成一個統一體,正如中國畫中于江天蒼茫之間飄然一葉葦舟,使大小相諧,動靜相適,對象雙方在相互襯托間顯出藝術的一致性。
上一篇:晁說之《痛恨》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陸游《次韻周輔道中二首(其一)》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