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凱耐尼木
……
黎明前的漆黑已經消逝,
紅色的曙光抹染著萬樹千枝,
這時凱耐尼木恢復了知覺,
睜開了眼動了動無力的四肢。
坎庫拉側臥在他的身邊,
周圍的草地全被血染。
憶起了他經歷的那場惡戰,
在心里默默地將駿馬稱贊。
又想起克斯萊提的刁頑,
仇恨的怒火頓時燃滿心間。
一轉念想到那一雙無辜的老人,
不知他倆又受到怎樣的摧殘?
“在這安靜的島上,可以治好傷口。
如果克斯萊提抓走善良的老人,
我心中的傷痛又怎能忍受! ”
他想到這兒又跨上了駿馬,
忍著傷痛強渡過那段激流。
看到了漁人的氈房,
跳下馬來徒步行走。
他向二老恭敬地道了: “撒拉木”,
“艾列克撒拉木”,兩位老人急忙回答英雄的問候。
他們抱住了孩子悲喜交加,
察看著傷口老淚橫流,
為英雄洗盡了污血敷上了藥粉,
然后用白布輕輕地纏裹。
老人煮熟了鮮魚,
祝福凱耐尼木傷口早日愈合。
吃完了這頓飯后,
英雄對兩老人這樣勸說:
“我善良的父親,
我慈祥的母親,
你們怎能在這里留住?
克斯萊提的災禍你們怎能躲過?
跟我走吧,我的父親,
跟我走吧,我的母親。”
他帶著兩老人渡過了河水,
在那無人的荒島上居住。
……<
br>(演唱:朱素普·瑪瑪依
翻譯整理:《瑪納斯》工作組)
——《中國民間長詩選》第一集
《瑪納斯》是柯爾克孜族的一部英雄史詩,與藏族的《格薩爾王傳》、蒙古族的《江格爾》一起,被譽為中國的三大史詩,引起全世界的注意。
這部史詩通過對瑪納斯家族八代人英勇、光輝的斗爭事跡的藝術展示,反映了歷史上柯爾克孜族人民反抗異族統治者卡勒瑪克·克塔依的壓迫和奴役所進行的堅韌不拔的斗爭,歌頌了人民的英雄和民族團結精神。史詩還記述了柯爾克孜族祖先起源的神話傳說和十至十五世紀柯族的歷史發展、社會狀況、文化風俗,融柯族神話、傳說、歌謠、諺語、習俗、宗教于一爐,為人們研究柯族乃至中亞地區的歷史文化提供了寶貴資料。
已經搜集到的《瑪納斯》共有八部。第一部《瑪納斯》,主要敘述英雄瑪納斯的誕生以及瑪納斯統一天山北部各部落,并統率全部落人民共同反抗卡勒瑪克·克塔依的掠奪和奴役的豐功偉績;第二部《賽麥臺依》,主要敘述瑪納斯的兒子賽麥臺依繼承父業繼續與卡勒瑪克人斗爭,最后被叛將坎喬勞殺害的壯烈場景;第三部《賽依臺克》,敘述第三代英雄賽依臺克嚴懲叛徒,驅逐外敵,重新振興柯族的業績;第四部《凱耐尼木》,敘述第四代英雄凱耐尼木平息內亂、擊退外敵,為柯族人民締造和平生活的業績;第五部《賽依特》,敘述第五代英雄賽依特斬除七頭惡魔,為民除害的英雄業績;第六部《阿勒斯巴恰、別克巴恰》,敘述第六代的兩個英雄繼續與卡勒瑪克人的斗爭;第七部《索木畢萊克》,敘述別克巴恰的兒子(第七代英雄)索木畢萊克戰勝卡勒瑪克人的業績;第八部《奇格臺依》,敘述第八代英雄奇格臺依與再次入侵的卡勒瑪克人決戰并取得勝利的業績。(見楊亮才等著《中國少數民族文學》)
這里選用的片斷出自《瑪納斯》第四部《凱耐尼木》中的一章。在這一章中,瑪納斯的曾孫凱耐尼木繼承了父親賽依臺克的汗位之后,率領柯族群眾擊潰了外族的侵犯,凱旋回來后,又到各處游歷。他來到烏庫茹克,發現暴汗克斯萊提在此為非作歹,魚肉百姓,使得“鮮花從此凋謝零落,鳥兒也不愿啁啾啼鳴”。他決計剪除暴君,為民造福。他與暴汗交手,首次失利,受到神駒坎庫拉的保護才免于喪身。在老漁民夫婦的照料下,他又得以恢復健康,后又再戰克斯萊提,終于大勝,在鄉親們的一致要求下,結束了暴汗的生命。從我們選用的段落可以看到,史詩在塑造凱耐尼木英雄形象的時候,注意描寫他同人民群眾之間的關系。這個段落抓住凱耐尼木負傷后的思想活動和具體行動,感人至深地刻劃了他同柯爾克孜族群眾的親密感情。他從昏迷中蘇醒后,盡管重傷在身,仍然思慮著漁民老夫婦的安危。他耽心暴汗克斯萊提對兩位老人下毒手,強忍傷痛,騎馬渡過激流來到老人家中,勸告老人離開住地,和自己一起暫避荒島。而兩位老人也把英雄視如親人,為他敷藥,盛情款待。這兩個方面描寫的結合,更突出了凱耐尼木熱愛人民的美好品德,反映了他所進行的斗爭的正義性,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英雄賴以產生的群眾土壤。和許多古老的英雄史詩一樣,這部史詩不可能擺脫英雄史觀的束縛(在古老史詩中,人民創造了自己的理想人物,人民卻很少注意自己的位置),但它卻能在許多地方(此處僅是一例),通過英雄與群眾關系的辯證描寫使英雄開始走下神壇,呈現出神性英雄向世俗英雄過渡的跡象,這實在是《瑪納斯》的一個可貴之處。
上一篇:《王魁負桂英》原文|賞析
下一篇:《生產調(節選)》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