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自珍
天教偽體領風花,一代才人有歲差。
我論文章恕中晚,略工感慨是名家。
這首詩作于道光七年(1827),時作者三十六歲。詩因在一次歌舞筵席上有人請他題扇(在扇面上題詩)而作。當時的藝壇演唱作品多內容鄙陋,文字粗俗,龔自珍早有反感。此時歌筵上仍是此等貨色,所以便即事敘論,說:好像老天有意使這粗劣作品占據了演唱文學的地盤,藝人的技藝也逐步在倒退。我對于中晚唐的作品向來采取原諒的態度,只要能夠稍為下點功夫表現一些真實的感慨,我就承認他是個名家了。“偽體”,指粗劣之作。杜甫有“別裁偽體親風雅”(《戲為六絕句》)之句。“風花”,指演唱文學。“一代才人”指一代(當代)的藝人。“歲差”,本天文學術語,指天球上黃道與赤道的交點(春分、秋分)每年都產生微小的變化。這里用以指代一代藝人逐步倒退。“中晚”是指中唐、晚唐詩歌。宋代以前,宗唐者往往標榜盛唐之詩,對中唐、晚唐時有微詞。龔自珍則別具慧眼,認為中唐、晚唐之詩不如盛唐之詩成就顯赫,但也有感慨現實、抒發真情的佳作值得稱贊。言下之意,類似眼前這些粗劣之作根本缺乏現實內容,也沒有真情實感。
龔自珍對當時充斥藝壇的低劣之作的深惡痛絕,并不限于中年之時,他在晚年辭官離京南歸途經江淮,也親歷歌筵此狀,于是寫詩深表遺憾,還于詩末附注云:“元人百種,臨川四種,悉遭伶師竄改,昆曲俚鄙極矣,酒座中有征歌者,予輒撓阻”(《己亥雜詩》一○三首)。由此可見他對文學創作的嚴肅批評是始終如一的。
上一篇:張維屏《新雷》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二十)》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