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詩歌·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選一)》鑒賞
蘇 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此題原作有二首,選讀的這一首是萬口傳誦的名篇。它是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蘇軾在杭州時所作。詩人熱烈贊頌了杭州西湖晴天的風(fēng)光與雨中的山色。
這里的“湖上”,即西子湖上,詩詞作品中常以西湖比作西子,后人故把西湖別稱為“西子湖”。
* * * *
詩人把自己對“初晴后雨”西湖的觀感告諸人們:西湖風(fēng)光,不論在艷陽高照的晴日,或者山色空濛的雨天,雖各有特色,但都很奇妙,正如春秋時代的美女——西施那樣,不管濃施粉黛,或淡掃娥眉,均很美麗動人。瀲滟(liànyàn練燕),水光閃閃的樣子。空濛,雨中霧氣迷茫。西子,即春秋時代著名越國美女西施。
* * * *
讀蘇軾此詩,給人們最大的啟迪就是千百年來他對西湖的最驕人的發(fā)現(xiàn)。這就是:西湖的真美,西子化身。它具有世人稱賞的真正的自然美,不靠人為修飾,不尚外物作用。它同西子一樣,淡抹美,濃妝亦美;晴春風(fēng)光與雨秋景象,春夏秋冬各個季節(jié),同樣隨物賦形,氣象萬千,風(fēng)韻綽綽,婀娜多姿。
至于,詩人為什么會有這種驚人的發(fā)現(xiàn)呢?
我想,主要是由于他把“目賞”同“心賞”聯(lián)接了起來。一般人只習(xí)慣于以眼視物,缺乏用心觀看,而詩人卻能將自己對西湖的情感同自己的智慧發(fā)揮結(jié)合作用,并熔為一體。于是,就發(fā)現(xiàn)了西湖的真美,并找到了這個“欲把西湖比西子”的千古稱奇的比喻。
上一篇:《遼金元詩歌·楊維楨·題蘇武牧羊圖》鑒賞
下一篇:《清代詩歌·袁枚·馬嵬(四首選一)》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