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詩歌·黃庭堅·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鑒賞
黃庭堅
其一
投荒萬死鬢毛斑,生入瞿塘滟澦關。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陽樓上對君山。
其二
滿川風雨獨憑欄,綰結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當湖水面,銀山堆里看青山。
據任淵注本說,此二篇寫于黃庭堅“往分寧時途經岳州作”。 黃㽦(xún旬)《山谷先生年譜》載:“(宋徽宗)崇寧之元(1102)正月二十三日,夜發荊州,二十六日至巴陵。數日陰雨,不可出。二月朔旦,獨上岳陽樓?!薄胺謱帯?,是作者的江西故鄉。
有人認為這兩首詩是“黃庭堅七絕中的冠冕之作,兀傲其神,崛蟠其氣,被廣泛傳誦?!?吳調公語)
岳陽樓,是唐以來的著名勝地。君山,一稱洞庭山,是洞庭湖里的一座小島。
* * * *
這兩首詩有幾個疑難詞語,一并在此先作詮釋——
投荒——流竄荒遠邊地。宋哲宗(趙煦)紹圣二年(1095),作者因修國史被人誣陷而貶涪州(今四川涪陵)別駕,安置在黔州(今四川彭水)居住。后又徙戎州(今四川宜賓),先后居蜀六年,至宋徽宗(趙佶)元符三年(1100)始得放還。
萬死——喻經歷了無數的艱難險阻。
瞿塘滟澦——瞿塘,為長江三峽之一,在四川奉節縣東,兩岸懸崖壁立,江流湍急。滟澦(yàmyù艷預),即瞿塘峽口的險灘“滟澦堆”。冬枯時,堆高出江面二十余丈;夏汛時,則為江水淹沒,航行不慎,即有觸礁之危。
綰(wǎn)結——(將頭發)向上束起。
湘娥——指湘水中之女神。相傳舜之二妃,死后為神,號湘夫人,住在君山?!渡胶=洝ぶ猩浇洝酚性疲骸岸赐ブ?,帝之二女居之。”
十二鬟——鬟,即發髻。十二鬟,是說君山丘陵起伏,有如女神的各式螺髻。
不當湖水面——即不在湖面上。
銀山——喻指湖中的波濤。
* * * *
這兩首同為登樓詩,內容不僅沒重復,而且前后二詩銜接甚妙:第一首敘往日之情狀,第二首則描當前之湖景,情景相聯,景情相生。第一首,寫了曠達心態,不是正面描寫君山,但它卻為下一首安排好了底墊,使之便于生發。第二首雖然正面描繪了君山,但又不止于眼前之君山,而是穿古貫今,引思入境,把遠望所得的懸想導入奇境,使詩篇營造了一個沉浮乾坤的八百里洞庭和象征江南雅境的湖中君山,令人胸襟曠達,進入雄視千古的深妙藝術境界。
詩人“相面君山,無言一笑”,這又是為什么呢?
“一笑”之含義可多了:首先,自己終于爬上了“驢瘦嶺”,越過了“鬼門關”,排除了“胡孫愁”,歷盡“萬死”,而“生人”滟澦堆,又過了一險關! 正為慶幸“九死一生”而笑;同時,經過六七年的“投荒”生涯,現在終于結束了,來到了岳陽君山,面對此景,不禁發笑,因為我見到了君山,有如見到了分寧故鄉,為什么不笑?再說,自己往日的“素志”與懷抱,將又有伸展的希望了。這對于一個受壓抑多年的仁人志士來說,是多么難得的機遇啊! 多么令人欣慰之事啊! 怎可不笑呢?詩人在這里相對君山之一笑,笑得開懷,又笑得含蓄。
上一篇:《遼金元詩歌·元好問·雁門道中書所見》鑒賞
下一篇:《兩宋詞·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