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蝶戀花》原文賞析
衰柳
為問西風因底怨?百轉千回,苦要情絲斷。葉葉飄零都不管,回塘早似天涯遠。陣陣寒鴉飛影亂,總趁斜陽,誰肯還留戀?夢里鵝黃拖錦線,春光難借寒蟬喚。
這首詞是王夫之晚年的作品。它借衰柳象征明王朝無可挽回的失敗命運,抒發了沉痛的故國之思。上片寫衰柳在秋風的摧殘下葉葉飄零;下片寫柳樹上的寒鴉紛紛離去,感嘆春天生機蓬勃的盛時難再。物象鮮明,抒情氣氛濃郁,藝術感染力強,是“詠物詞中的上乘”(龍榆生《讀船山詞記》)。
詞一開始即責問西風:“為問西風因底怨?百轉千回,苦要情絲斷。”“底”,何事。“苦要”,偏要。前一句說為我問一問西風,為什么要生怨氣呢?起得突兀,一下子就抓住讀者。后一句寫西風“怨”的表現,它偏要將多情的柳絲吹斷。這兩句給全詞定下了沉郁凄涼的基調。“問西風”,實際上是怨西風,說得非常婉曲。“葉葉飄零都不管,回塘早似天涯遠。”“回塘”,池塘。詩詞中泛指楊柳生長之處。前句仍是怨西風摧殘柳樹,以致柳葉飄零,緊承上文。后句則從柳葉的角度寫它脫離母枝的無可奈何的哀嘆。由于柳葉飄零,棲息在衰柳上的寒鴉也紛紛飛走:“陣陣寒鴉飛影亂,總趁斜陽,誰肯還留戀?”古樂府:“楊柳可藏烏。”烏鴉喜歡棲息在春夏時茂密的柳葉中,現在卻趁著斜陽紛紛飛走,不再留戀它了。寒鴉無情,更顯出衰柳的凄涼孤另。從開篇到此,三層意思緊密銜接。西風的無情摧殘,才有柳葉的飄零;而柳葉的飄零又使寒鴉難以棲止而飛走。它層層深入地寫出“衰”的形象。結尾蕩開,寫衰柳的夢和感嘆。“夢里鵝黃拖錦線,春光難借寒蟬喚。”“鵝黃”,淺黃,是初春柳枝嫩葉的顏色。“錦線”,喻生意盎然的柳絲。衰柳的春夢是美的,那蓬勃生機與眼下的“葉葉飄零”,形成鮮明對比。然而這畢竟是夢,所以作者才發出深沉的感嘆:美好的春光是寒蟬所不能夠喚回的啊。于是反跌出全詞主意,使柳之“衰”體現得更加充分。一首好的詠物詞,不僅要體物入微,形神俱似,而且要有寄托。這首詞寫衰柳,既抓住了它的特點,又融入了作者的感情。衰柳的形象,是明王朝末年衰敗的象征。歇拍的感嘆,隱喻大勢已無可挽回,婉曲地傳達出作者沉痛的故國之思。詞中的西風、柳葉、寒鴉、寒蟬等物象,各有所指。全詞低徊婉轉,搖曳駘蕩,“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上一篇:《周濟·蝶戀花》原文賞析
下一篇:《楊在浦·西江月》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