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
作者: 路雪彩 【本書體例】
【原文】:
大田多稼(1),既種既戒(2),既備乃事(3)。以我覃耜(4),俶載南畝(5),播厥百谷(6)。既庭既碩(7),曾孫是若(8)。
既方既阜(9),既堅既好(10),不稂不莠(11)。去其螟螣(12),及其蟊賊(13),無害我田稚(14)。田祖有神(15),秉畀炎火(16)。
有渰萋萋(17),興云祁祁(18)。雨我公田(19),遂及我私(20)。彼有不獲稚(21),此有不斂(22),彼有遺秉(23),此有滯穗(24),伊寡婦之利(25)。
曾孫來止,以其婦子,饁彼南畝,田畯至喜(26)。來方禋祀(27),以其騂黑(28),與其黍稷,以享以祀(29),以介景福(30)。
【鑒賞】:
《大田》選自《詩經·小雅》。
和《甫田》一樣,《大田》也是一首農事詩。它側重記敘的是選種、修械、耕種、除草、滅蟲、收獲等生產過程,而不是祭神祈年。
全詩共四章,前兩章各八句,后兩章各九句。第一章“追敘方春始種一層”(方玉潤《詩經原始》語),從選種、修械、耕地、播種到長出莊稼,將春天的整個勞動過程寫得井井有條。周王看到春耕的景象,也感到順心、舒暢。第二章“順序夏耘除害一層”(方玉潤《詩經原始》語),寫莊稼長勢喜人,農夫們加強田間管理,除去雜草,消滅害蟲,祈求田祖神把害蟲付于炎火之中。這里寫古代農業消滅蟲害的方法,有一定的認識價值。第三章寫風調雨順,秋獲豐收的情景。作者并不直寫在莊稼收獲得如何多,而是敘寫未及收割的莊稼,沒有收斂的禾穗,以及散落在地上的稻谷為寡婦們拾取,從而烘托出豐收景象。第四章寫豐收之后周王犒勞農夫、報祭神靈。至此,從播種到收獲這一完整的生產過程便清晰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從而有助于人們了解古代的農業生產知識。
《毛詩序》說這首詩是“刺幽王也”,但全詩并沒有怨刺的語氣,而是一首歌頌清平的樂歌。它是西周經濟繁榮,社會安定時期的作品,格調是輕松的,歡快的。全詩以白描的手法,生動地刻畫了古代農業生產場面,是一首完整的敘事詩。特別是關于豐收景象的描寫,它不象《甫田》那樣寫糧食堆積如山,需求“千斯倉,萬斯倉”,而是寫“彼有不獲稚,此有不斂,彼有遺秉,此有滯穗”,字里行間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一個意思反復鋪排,體現了民歌復沓夸張的風格。正如方玉潤所說:“此篇省斂,本欲形容稼穡之多,若以正面描摹,不過千倉萬箱等語,有何意味?……詩只從遺穗說起,而正穗之多自見。……事極瑣碎,情極閑淡,詩偏盡情曲繪,刻摹無遺,娓娓不倦,無非為多稼穡一語沒色生光:所謂愈淡愈奇,愈閑愈妙,善于烘托法耳。”(《詩經原始》卷十一)
上一篇:《大明》情詩三百首賞析
下一篇:《大車》情詩三百首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