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祖謀·長亭怨慢》原文賞析
葦灣重到,紅香頓稀,和半塘老人
侭消盡,涉江情緒。風露年年。國西門路。紺海涼云, 昨宵飛浣石亭暑。 亂蟬高柳, 凄咽斷、 薲洲譜。莫唱惜紅衣,算一例、飄零如雨。
遲暮,隔微波不恨,恨別舊家鷗侶。青墩夢斷,枉贏得、去留無據(jù),試巡遍往日闌干,總無著、鴛鴦眠處。剩翠蓋亭亭,消受斜陽如許。
葦灣是當時京師觀荷勝地,夏天荷花盛開,紅情綠意,足資幽賞。王鵬運、況周頤、朱祖謀集中都有葦灣觀荷之作,如王的《高陽臺》,況的《鶯啼序》長調(diào)。朱祖謀此詞感舊傷今,語麗情濃,似較諸家為勝。
“侭消盡,涉江情緒。風露年年,國西門路”。據(jù)詞,葦灣在國西門外。涉江,恐用《古詩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句意。此詩大意是采芙蓉贈遠,與此詞稍有關(guān)連。詞意說,往日葦灣觀荷,興致勃勃,今則天時人事,意興頓消。但這和天時人事的變化有關(guān),也就讓它去?(玩 “莫唱”二字即含此意)“紺海涼云,昨宵飛浣石亭署?!?“紺海”,猶云碧海、蘭天。昨夜天上的涼云飛來浣洗了石亭的暑氣,覺得天氣已經(jīng)轉(zhuǎn)涼了。 “亂蟬高柳, 凄咽斷、 薲洲譜。 ”南宋詞人周密, 其詞集名《薲洲漁笛譜》?!案吡鴣y蟬,說西風消息”,是姜夔《惜紅花》中的句子。因該詞下片也詠荷花,故把現(xiàn)成句拈來用之。此詞下片還有“虹梁水陌,魚浪吹香,紅衣半狼藉。維舟四望,故國州天北”的句子。 “薲洲譜”并非專指周密詞集,此處泛指一般詞集或詞作。因題曰:“紅香頓稀”,可見那時荷花已經(jīng)不多。李璟詞:“菡萏香消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痹弧捌嘌省?,是聽了聲聲蟬唱,已合凄清意味。所以前結(jié)曰: “莫唱《惜紅衣》,算一例、飄零如雨?!贝私Y(jié)緊承“凄咽斷,薲洲譜”,而又拓開一層,妙處就在“一例”二字。不但荷花香稀葉萎,即世上其他美好的事物,也不是說“世間好物不堅牢,碧云易散琉璃脆”嗎? (元人雜劇中常用的套語)
下片,從荷花生發(fā),層層展開,使意蘊更加深廣?!斑t暮,隔微波不恨,恨別舊家鷗侶。” “不恨……,恨……”不是“不恨”前者,而只“恨”后者,應(yīng)理解為不止是恨“隔微波”,而是更恨和“舊家鷗侶” 分別。蘇軾《水龍吟·詠楊花》下片換頭: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眳俏挠ⅰ陡哧柵_》: “南樓不恨吹橫笛,恨曉風千里關(guān)山。”都可以作如是解?,F(xiàn)在我們就姜詞與《洛神賦》而理解之。“隔微波”見《洛神賦》: “無良媒以接歡兮,托微波而通辭。”因荷生水中故云云,是說荷花凋零已不能再供清賞,但此恨尚淺; 而更可悲者,過去作伴的舊家鷗侶也已不見,故國渺然如天之遠,這是最可悲痛的啊! “青墩夢斷,枉贏得、去留無據(jù)”?!赌鲜贰ぶ芪挠齻鳌罚?徐嗣徽引齊人渡江據(jù)蕪湖,詔征文育還都。嗣徽等乃列艦于青墩,至于七磯,以斷文育歸路。及夕,文育鼓噪而發(fā),嗣徽等不能制。這兩句聯(lián)系上三句來看《離騷》: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斑t暮”一是春事,一是芳情,芳訊已誤,墜歡難拾,去不能交接,留不能自遣,故曰: “去留無據(jù)。” “試巡遍往日闌干,總無著鴛鴦眠處?!?荷葉茂盛時,成雙作對的鴛鴦可以穩(wěn)睡在荷葉底下;如今巡遍舊日闌干,已找不到可以供鴛鴦掩蔽、睡覺的地方了。“其文約,其旨微,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司馬遷《屈原列傳》)這里已把詞意更推進一層,已不再局限于荷花,而擴大到鴛鴦(隱喻在朝的賢人君子)了。但這并不是生硬地作聯(lián)想,貼上政治標簽,而是在塑造整個審美形象時自然的結(jié)合起來的,即把物與人融合為一。這種藝術(shù)手段我國古時叫做比興,是很高明的?!笆4渖w亭亭,消受斜陽如許。”歇拍致絕望之情。我巡遍闌干,舊家鷗侶也不見了,鴛鴦也不見了,只是含情脈脈的斜暉,還映照在雖尚亭亭玉立著然而即將枯黃凋落的荷葉上面,這是夠它(指荷葉)忍受的了。
上一篇:《屈大均·長亭怨》原文賞析
下一篇:《張惠言·風流子》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