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獻能·江梅引》原文賞析
為飛伯賦青梅
漢宮嬌額倦涂黃。試新妝,立昭陽。萼綠仙姿,高髻碧羅裳。翠袖卷紗閑倚竹,暝云合,瓊枝薦暮涼。
璧月浮香搖玉浪,拂春簾,瑩綺窗。冰肌夜冷滑無粟,影轉斜廊。冉冉孤鴻,煙水渺三湘。青鳥不來天也老,斷魂些,清霜靜楚江。
上片寫梅的風神。
作者用擬人的手法,把梅花寫成漢代宮廷中的美人。古代,婦女們喜歡用黃粉涂抹在額上,叫做額黃,以修飾自己。“倦”,懶得。這位美人懶得涂黃,正顯示她自恃天生麗質,不需要修飾; 還有,她不愿意追求時尚,保持自己的高雅。這樣一比喻,梅花的天然風姿和標格,就形象地呈現在眼前。作者所賦的是“青梅”,第二句“試”字用得十分貼切。她正在成長時期,不斷試著“新妝”,以新的姿態,亭亭玉立在漢后宮的昭陽殿,顯得可愛。“萼綠”三句寫新妝。據《真誥》,仙女中有萼綠華,梅花中有綠萼一種。作者巧妙地把二者融為一體。梅花具有仙女萼綠華一樣的姿質,這是總說。以下分說。“高髻”,頭頂上的頭發高高挽起,寫頭上的新妝。“裳”,裙子,下衣。“碧羅裳”,她著起碧鮮的薄如蟬翼的裙子,寫身上的新妝。“翠袖卷紗”寫上衣,翠綠色的衫袖卷起,這還是寫身上的新妝。無論是“碧”或“翠”,都扣住“青”字。她穿上這樣的新妝,悠閑自在地倚靠著綠竹,相互掩映,更加顯得高雅。“瞑云合”二句,點出梅花。日暮時分,天上各式各樣的云彩集攏了。“瓊”,玉。“瓊枝”,梅花的枝枝條條和玉一樣潔,一樣美。“薦”,貢獻。在這樣一個時分,地上的各種各樣的花木,天上的云彩,都失去吸引人的魅力,而梅花,卻以特有的秉賦薰陶著人們的心靈,為人們作出貢獻,這就自然轉入下片。
下片因梅花寄興。
第一句寫梅花的暗香,源出林逋詠梅名句“暗香浮動月黃昏”。在璧一樣的光潔的月亮光的照映下,梅花一陣陣幽香在水面飄浮、蕩漾,微風搖著波浪,梅花的幽香四面傳布。“拂春簾”二句即寫梅花幽香的傳布。“拂”,拂拭,拂拭去塵垢不潔之物; 瑩,琢磨,琢磨一種物件,使它發光。“綺窗”,雕鏤花紋的窗格。梅花的幽香沁入了簾幕,簾內彷佛有了初春的氣息,塵垢拂去了,耳目為之一新。梅花的幽香沁入了窗格,窗格煥發出光彩。梅花的超塵脫俗,不同尋常。
“冰肌”二句寫梅花入夜以后的姿態。“冰肌”是說肌膚如同冰雪。《莊子·逍遙游》說一種神的“肌膚若冰雪”,作者把梅花提到和神一樣高潔的程度。“粟”,指肌膚驟為寒氣所侵而生小顆粒,如同粟粒一般。梅花夜冷無粟,乃寫其不畏風寒。“影轉”句寫梅花清疏的影子轉到橫斜的回廊,在風寒中依然保持著素節。
本片此以上及上片,直接寫梅花。下面因梅花而寄興,寫飛鴻。“冉冉”,緩緩飛動。“鴻”,這里指鴻雁。它們每年從北方飛到長江下游及嶺南地區越冬,于第二年春回到北方。作者筆下的鴻,有著他的友人王飛伯的影子。這是一只孤鴻,離了群。據元好問《中州集》及劉祁《歸潛志》,飛伯名郁,是一個才華過人而又很有抱負的人。他憤世嫉俗,舉止言談沒有一點顧忌,因此經常招得各方面的誹謗,為許多人所憎恨。現在,這只孤鴻,正從北方經過這里,飛向煙波浩渺的洞庭湖,飛向 “三湘” (瀟湘、漓湘、蒸湘),作者筆下的王飛伯已經神馳到那里。
這只孤鴻,同梅花一樣,都具有高潔的素質。寫孤鴻,正是寫梅花。
“青鳥”句乃反唐李賀“天若有情天亦老”之意而用之。“青鳥”出自《漢武故事》,說是某年七月七日,一群青鳥飛集到漢武帝的殿前,它們作為天上西王母的使者,告訴漢武帝西王母即將到來。不一會,西王母來到。這里說“青鳥不來”,是說天的無情。飛伯不僅不為世人所了解,反而遭到各種打擊,不就是天的無情么! 天有情,要老,天無情,更不可避免地要老,明顯地表示對天的不滿。
“斷魂”,凄怨、哀苦,這當然是寫孤鴻。“些”,句末語助詞,《楚辭》的一些篇章常用。清冷的霜露靜靜地鋪在“楚江”之上,孤鴻正從這里飛越。一片寂寥,叫孤鴻怎不哀怨、凄苦。長江中下游古為楚國,“楚江”,泛指楚地的水域。和上面所說的“三湘”,屬于同一地域,這些地方,到處都留有屈原的足跡。可以看出,作者筆下的王飛伯是十分欽慕屈原的。他們二人都具有高潔的品質。作者的寄興深微,就在于此。
上一篇:《陳子龍·江城子》原文賞析
下一篇:《吳偉業·沁園春》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