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卜算子》原文賞析
新 柳
嫩柳不勝垂,瘦怯那禁舞? 多事年年二月風,剪出鵝黃縷。
一種可憐生,落日和煙雨。蘇小門前長短條,即漸迷行處。
《南史》上有段記載,說益州剌史劉俊之獻蜀柳數株,齊武帝見其“條甚長,狀如絲縷”,玩賞不置,稱它“風流可愛”。早春二月的新柳確是很美的,它那曼長披拂的枝條,在春風中搖曳,真像少女翩翩起舞。所以古人常用垂柳形容、比擬美人的苗條身段。納蘭性德這首詠柳詞則翻轉過來,用美人來形容新柳,將楊柳化身為一位婀娜多姿的美人。
“嫩柳不勝垂,瘦怯那禁舞?”既是寫柳,又是寫人。說它寫柳,以一個“嫩”字,寫剛剛冒出的新的枝葉,它是那樣纖細、柔弱,仿佛春風輕輕地吹,也會吹斷的。如果說第一句著重描摹新柳的形態,“瘦怯那禁舞”則側重于寫人了?!笆荨保允侵噶鴹l之纖細,又何嘗不是寫美人輕盈、纖弱的體態呢?特別一個“怯”字,如見伊人怯生生的模樣,似乎還帶一點兒羞怯,寫出了少女特有的神態,堪稱傳神妙筆。
唐代詩人賀知章寫了一首很有名的《詠柳》詩: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納蘭性德這首詞之三四句,就是化用賀詩?!岸嗍履昴甓嘛L,剪出鵝黃縷?!奔{蘭性德更著重于描摸“嫩于金色軟于絲”的色采,并深情地稱贊自然界造物主之多情,春風之多情,天生此尤物。贊柳之中,隱隱又在贊人。
蘇東坡寫西湖詩曰:“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寫出西湖睛日和雨天的不同美態。納蘭性德寫柳,也是進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描寫: “一種可憐生,落日和煙雨,”寫落日時的柳——一種凄艷之美;煙雨中的柳——一種朦朧之美,虛筆傳神,逗人遐想。又似國畫傳統的烘云托月之法,用“落日”和“煙雨”為背景,來襯托新柳之美。
經過以上反復勾勒,寫柳已足。結二句“蘇小門前長短條,即漸迷行處”,表面上似是指明新柳所在之處,實是暗示所寫之人的身分。“蘇小”,即指六朝南齊著名歌妓蘇小小,她家住錢塘,常坐油壁車,《樂府詩集》中有《蘇小小歌》。前面“瘦怯那禁舞”,已隱約暗示所寫之人為歌場舞席中青樓女子,現在再用“蘇小”來點明。這兩句又進一步點題中“新柳”的“新”字,說她漸漸長成,越發出落得迷人了。
讀了納蘭性德這首《新柳》詞,似乎比讀章《詠柳》詩, 給人以更多的聯想和
味。賀詩以“二月春風似剪刀”的新巧奇思著名,但畢竟停留在摹寫柳的形態而已,而納蘭詞借柳喻人,使讀者從柳的姿態神韻,聯想到一位佳人。納蘭性德實際上寫一個年方及笄的歌女,和唐詩人杜牧筆下的揚州歌女很相像。杜牧《贈別》詩云:“娉娉裊裊十三馀,豆蔻稍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路州,卷上珠簾總不如。”但納蘭性德不肯直接實寫其人,而用象征的手法,借詠柳來為伊人傳神寫照,令人由此及彼地展開想像,卻又不能坐實某人某事,用筆之空靈,真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了。
上一篇:《朱彝尊·卜算子》原文賞析
下一篇:《萬壽祺·雙調望江南》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