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淳·滿江紅》原文賞析
不 寐
臥數(shù)更籌,千里外、霜沉月黑。寒夜永、鴛衾翠帳,總成虛設(shè)。旅鬢暗催人老大,離心長繞天南北。恁百般、圖取暫時眠,何曾得。
玉 臺影,經(jīng)年別。玉簫恨,三年隔。便重逢誰似,舊時顏色。燕子不來書未寄,琵琶解語弦應(yīng)切。只一燈、分照滿天涯,同為客。
這是一首描寫相思失眠之作,故題為《不寐》。“臥數(shù)更籌”,即徹夜難于入睡,一次次地數(shù)著打更的聲音。詩人的思緒,飛到千里之外,想象著情人的生活。“霜沉月黑”句所寫景色,是管著兩個人的:自己和情人,都面臨著這一情景,厚厚的霜,濃黑的夜,更籠罩著令人凄苦的氣氛。“寒夜永、鴛衾翠帳,總成虛設(shè)”,是在為情人著想: 漫漫寒夜,她常懷著一絲重逢的希望,“鴛衾翠帳”是愛情歡會的代稱,可是一次次的希望都破滅了,故她滿懷希望地鋪設(shè)“鴛衾翠帳”,反而帶來更大的痛苦。“旅鬢”兩句,思緒又從千里外回到自身。茫茫前途,漫漫長路,行役在外,時光流逝,兩鬢已斑白。一對情人,兩地分離,心心相印,天南地北,無法相會。據(jù)《清史列傳》說,劉淳壯年時,放浪燕、趙、吳、越、兩河間,所至之處,士林文人倒屣相迎,咸佩其詩才。可是他才高位卑,曾五次入京會試,都失敗了。這樣,劉淳只是個高才命苦的落魄文人。他艱難獲得的愛情,被窮困的生活,流浪的歲月,籠上陰影,變得萬分苦澀,以致使他的生活中,增添了無窮無盡的“不寐”之夜。“恁百般、圖取暫時眠,何曾得”,這是何等痛苦的體驗! 任憑自己想睡,甚至只是片刻的、暫時睡覺,也根本睡不著。上闋至此,極寫相思之深,相思之凄苦。
下闋又從情人著手寫。“玉臺”即婦女的梳妝臺。“玉簫”及下面的“琵琶”,透露了她可能是一位歌舞女。“玉臺”、“玉簫”都是他們相愛時的值得回憶的事物,如今,多年分離,自然涌到記憶里來。詩人想得很細(xì)致: 我羈旅在外,兩鬢斑白; 你呢?大約也改變了容貌了吧?鴻雁不通,音訊全無,你的怨情,只有通過多情的琵琶來抒發(fā)。“琵琶解語”,是說琵琶象人,能言善語,它的弦會發(fā)言切切私語。“只一燈、分照滿天涯,同為客”,一盞燈,是誰的燈?是她鋪設(shè)“鴛衾翠帳”苦苦等待的燈。這一盞燈照著她。她在彈著哀怨的琵琶; 這一盞燈也照著自己。自己雖與她相隔千里,可是人在此,心在彼,所以“一燈”能“分照”兩位天涯淪落人。
這首詞,通篇運用豐富的想象,設(shè)身處地,猶如情人在身邊一樣。詩家常謂這一手法為“對面生情”法,即使相隔千萬里,但運用這一手法,卻把對方當(dāng)作就在身邊一樣描寫。于是,孤獨的、“臥數(shù)更籌”的人,會看到她的“鴛衾翠帳”、“玉臺”、“玉簫”、“琵琶”,甚至看到了她已改變“舊時顏色”的容貌,這樣,就使這首詞產(chǎn)生了真摯的感情,具有感人的藝術(shù)魅力。
上一篇:《沈雄·滿江紅》原文賞析
下一篇:《張埜·滿江紅》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