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獻·鷓鴣天》原文賞析
綠酒紅燈漏點遲,黃昏風起下簾時。文鴛蓮葉成漂泊,幺鳳桐花有別離。云澹澹,雨霏霏,畫屏閑煞素羅衣。腰支眉黛無人管,百種憐儂去后知。
近人論光宣時期詞,曾將譚氏推尊為“詞壇舊頭領”,以為彊村以前,久執詞壇牛耳者(錢仲聯《光宣詞壇點將錄》)。其所自作,“小詞絕精,長調稍遜”(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五)。這首《鷓鴣天》可為其小司的代表作。
詞作寫別離之情,頗為真切動人。“綠酒紅燈漏點遲,黃昏風起下簾時”,為人物登場布景。這是在一個告別筵席上,時間為某日黃昏以后;席間,燈紅酒綠,場面看來十分隆重。二句所寫,似有意將場景倒裝,先說黑夜,再說黃昏,實際上,這場離筵是天黑之前開始的,黃昏風起,即把簾幕放下。而且,這場離筵進行了很長時間,一個“遲”字,說明到了半夜更深,乃至達旦通宵。二句所寫,雖為一般記事,但一方面是“綠酒紅燈”,一方面是“漏點遲”,卻將當時難舍難分的情緒寓于其中?!拔镍x蓮葉成漂泊,幺鳳桐花有別離”,二句點明離人的身份。桐花及桐花鳳,表明是一對戀人。清王士焯《蝶戀花》詞有云:“郎似桐花,妾似桐花鳳?!倍x鴦及蓮葉,表明這次分離就象被打散的鴛鴦,將隨著蓮葉四處漂流。二句所寫,乃虛設的場景,所謂“成漂泊”、“有別離”,照應首二句的“遲”字,表現出一種不得不分離的怨恨情緒。下片寫離別后的寂寞情景。“云澹澹,雨霏霏”,謂戀人走后,眼前只剩下淡薄的云采和茫茫細雨,戀人所乘坐的車馬已經無影無蹤。這兩個三字并列對句,寫對方?!爱嬈灵e煞素羅衣”,轉向我方。素羅衣,指代人物。謂戀人走后,獨對畫屏,無聊透頂了。最后以“腰支眉黛無人管,百種憐儂去后知”二句作結,謂別離之后,孤獨寂寞,瘦損腰支,無人憐惜,而這種情思卻是離別之后才發現的。意即:兩人在一起的時候,盡管互相憐惜,卻顯得平平常常,一旦分離,方才覺得兩人之間的愛戀之情是何等寶貴。詞的這一結尾,揭示了日常生活中一種不大引人注意的道理,使得這首別情詞不同一般,甚是耐人尋味。
上一篇:《劉著·鷓鴣天》原文賞析
下一篇:《朱孝臧·鷓鴣天》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