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裴說
十九條平路,言平又崄巇。
人心無算處,國手有輸時。
迥勢流星遠,聲乾下雹遲。
臨軒才一局,寒日又西垂。
裴說,天祐三年(906),即唐朝滅亡前一年中進士第,嘗為補闕,官終禮部員外郎。他生當末世,“避亂一生多”,“自慚為旅客,無計避煙塵”(《旅行聞寇》),怵惕憂生,以致養成了“深山不畏虎,當路卻防人”(同上)、“魚龍侵莫測,雷雨動須疑”(《過洞庭湖》)這樣特殊的防范心理。這種心態體現在他的詩作中,就是《棋》也多少反映出他經亂罹患的人生體驗。
《棋》是一首以下圍棋為題材的律詩。后四句寫下棋活動很具體,連一方形勢不妙、置子遠處,甚而棋子落盤的聲響都寫出來了。所謂“勢迥流星遠,聲乾下雹遲”。前四句則偏于說理,說圍棋之理,卻含有人生真諦在內。
圍棋縱橫各十九道,共三百六十一個交叉點。所謂“十九條平路”即指縱橫十九道棋路而言。“平路”即平坦之路。次句“言平又崄巇”,是結合棋道變化莫測來說十九條棋路有平坦順利的一面,又有艱難崎嶇、險象環生的一面。正因為如此,所以“人心無算處,國手有輸時”?!皣帧保@里指舉國之內第一流的圍棋手。國手尚且如此,一般棋手就不用說了。
古人論棋,常引兵家為喻。馬融《圍棋賦》即云“略觀圍棋,法于用兵,三尺之局,為戰斗場。陳聚士卒,兩敵相當,怯者無功,貪者先亡?!辈⒄f“深念遠慮,勝乃可必”。梁武帝也說“今一棋之出手,思九事而為防”,“若局勢已勝,不宜過輕,禍起于所忽,功墜于垂成(《圍棋賦》)。應場《弈勢》進一步談到“長驅馳逐,見利忘害,輕敵寡備,所喪彌大。臨疑猶豫,算慮不詳,茍貪少獲,不知所亡”。由此可見,裴說“人心無算處,國手有輸時”,是對圍棋著子規律的總結,是用詩寫的棋經。
但這只是問題的一面。還有另外一面,就是詩句雖就圍棋棋理而發,但它講的著棋的人要深謀遠慮,視坦途為險途,精心算計方可致勝的道理,卻適合古往今來人們所做的許多事情。大至于興邦治國,開辦各種事業,小至于日常生活,我們不能只看到光明的一面、順利的一面,還要看到困難的一面、不順利的一面。尤其要想到順利環境下潛伏著的困難以至禍患。所謂居安思危,切不可小有勝利就得意忘形,或率意而為,對可能出現的困難掉以輕心。裴說從論棋之道出發,將其身處亂世的人生經驗交融其中,使詩句具有理性色彩,適用的范圍十分廣泛。
上一篇:“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還須愛今日”句因戲成短歌(節選)
下一篇:《棫樸(節選)·[先秦]《詩經·大雅》》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