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慎·轉應曲》原文賞析
銀燭,銀燭,錦帳羅幃影獨。離人無語消魂,細雨斜風掩門。門掩,門掩,數盡寒城更點。
《轉應曲》即《調笑令》,又名《宮中調笑》。楊慎填詞,喜用此調,《升庵長短句》中凡十首之多。他曾自言:“《轉應曲》與《宮中調笑》,平仄相合,予常擬之?!?《詞品補》)在《升庵長短句》中,此詞即標《宮中調笑》。
這首小詞,抒寫一位女子深閨獨處、愁懷無處訴說的意緒。
夜,已經很深了。室內,燭光映照著錦帳羅幃,帳幃之中,隱約可見美人的孤獨身影。一起二句,既寫環境,又引出人物,構成空房獨守、形單影只、“孤燈挑盡未成眠”的意境。
第三句由孤獨的身影引出這身影的實體——“離人”,即與丈夫離別了的美人。丈夫為什么離開她?是“浮梁買茶去”,還是進京覓封侯?詞里沒有明說,只以“無語消魂”四字寫她遭遇的不幸和內心的痛苦。無語,不是真的沒有話說,實際上,她有無限心事要吐訴,但無處訴說。這“無語”之語,使其潛隱之情,更為郁結。內心悲傷愁苦,若神魂離散,謂之“消魂”?!半x人”既“無語消魂”矣,遂只有關上房門,將那細雨斜風擋在外面,免得攪人心緒更加煩亂。但這也無法使她的內心得到平靜,“掩門”之后,仍然難以進入夢鄉,暫時忘懷一切煩惱?!皵当M寒城更點”,即點出她一夜未曾合眼。
這首小令,只有三十二字,卻三次轉韻。先押仄聲韻(入聲燭、獨),次轉平聲(魂、門),結拍再轉仄韻(掩、點)。如此婉轉回環,韻雖數易,意仍連屬,表達女子的離情愁思,聲情諧合,收到良好的抒情效果。楊慎作詞,“好入六朝麗事”(明王世貞《藝苑卮言》附錄),“涉筆瑰麗”(清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五),所作小令,“有五代人遺意”(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三)。這首《轉應曲》,從意境到字面,都可以與唐五代宋初的名家媲美。
上一篇:《吳激·訴衷情》原文賞析
下一篇:《鄭燮·酷相思》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