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詩詞鑒賞《警幻仙姑賦》
方離柳塢,乍出花房(2)。但行處,鳥驚庭樹(3);將到時,影度回廊(4)。仙袂乍飄兮,聞蘭麝之馥郁(5);荷衣欲動兮,聽環佩之鏗鏘(6)。靨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綻櫻顆兮,榴齒含香(7)。纖腰之楚楚兮,若回風舞雪;珠翠之輝輝兮,滿額鵝黃(8)。出沒花間兮,宜嗔宜喜(9);徘徊池上兮,若飛若揚。蛾眉顰笑兮(10),將言而未語;蓮步(11)乍移兮,欲止而欲行。羨彼之良質兮,冰清玉潤;慕彼之華服兮,爛灼文章(12)。愛彼之容貌兮,香培玉琢(13);羨彼之態度兮,鳳翥龍翔(14)。其素若何,春梅綻雪(15)。其潔若何,秋菊披霜。其靜若何,松生空谷。其艷若何,霞映澄塘(16)。其文若何,龍游曲沼。其神若何,月射寒江。應慚西子,實愧王嬙(17)。奇矣哉(18),生于孰地(19),來自何方;信矣乎,瑤池不二,紫府無雙(20)。果何人哉?如斯之美也(21)。
【注釋】
(1) 賦:古代一種文體,起始于戰國,盛行于漢代,以講究文采、韻節見長,兼有詩歌與散文的性質。班固《兩都賦序》:“賦者,古詩之流也?!薄稘h書·藝文志》:“不歌而誦謂之賦。”后稱作詩為賦詩。
(2) “方離”二句:方離,正要離開。柳塢,長著楊柳的地方。塢(wù),地勢四面高中央凹的地方。乍出,剛剛出來?;ǚ浚勺鳌盎ㄆ浴苯?。
(3) “但行”二句:但,只(見)。行處,亦可理解為“走過時”?!肚f子·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边@里以“鳥驚”反襯仙姑的美麗。
(4) “影度”句:(仙姑的)身影在回廊里經過。度,度過,經過,這里有飄然的意思。
(5) “仙袂”二句:仙袂(mèi),仙姑的衣袖。兮(xī),古代詩辭賦中的語助詞,相當于現代漢語中的“啊”。 蘭麝,蘭之香如麝香之香。馥(fù)郁,形容香氣濃厚。
(6) “荷衣”二句:荷衣,荷葉制成的衣裳。屈原《離騷》:“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杯h佩,古代女子身上佩戴的玉制飾物,行動時碰擊發聲。鏗鏘(kēng qiāng),金屬、樂器等發出的響亮而有節奏的聲音。
(7) “靨笑”四句:靨笑,即笑靨。靨(yè),嘴角兩旁的小圓窩,俗稱“酒窩”。云堆翠髻,形容頭上發髻如翠云堆起。髻(jì),在頭頂或后腦盤堆的頭發。唇綻櫻顆,嘴唇微張如櫻桃。綻(zhàn),裂開,張開。櫻顆,櫻桃,櫻唇,形容美人的嘴,謂其小而紅潤如櫻桃。張憲《太真明皇并笛圖》詩:“露濕櫻唇金縷長?!绷颀X,石榴般(潔白光鮮)的牙齒。
(8) “纖腰”四句:纖(xiān)腰,形容美人的腰纖細柔弱。楚楚,纖弱,嬌而無力的樣子?!妒勒f新語·言語》:“松樹子非不楚楚可憐,但永無棟梁用耳!”回風舞雪,形容美人纖腰楚楚,有如雪在回風中飄動(回風無力,雪飄亦“楚楚”)。珠翠,珍珠翠玉,古代婦女頭上的飾物。輝輝,光彩鮮明。滿額鵝黃,額上描畫成嫩黃色(鵝頭一般為淡黃色,故稱“鵝黃”)。
(9) 宜嗔宜喜:生氣也適宜,歡喜也適宜,形容美人無論喜怒都是可愛的。嗔(chēn),生氣,發怒,多用于女性。
(10) 蛾眉顰笑:眉頭舒展而笑。蛾眉,比喻美人的眉毛。顰(pín),眉頭蹙緊,皺眉。這里形容美人含羞而笑時眉頭如顰似舒的樣子。
(11) 蓮步:美人的腳步??灼街佟队^舞》詩:“云鬟應節低,蓮步隨歌轉。”《南史·齊東昏侯記》:“鑿金為蓮華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蓮華也?!?br>
(12) “羨彼”四句:彼,指仙姑。良質,優良的品性。冰清玉潤,形容人(這里指仙姑)的品性行為如冰之清、玉之潤。高濂《玉簪記·琴挑》:“果然是冰清玉潤?!比A服,華麗的衣裳。爛灼,形容燦爛生光。文章,文采,錯綜華美的色彩或花紋?!冻o·九章·橘頌》:“青黃雜糅,文章爛兮。”
(13) 香培玉琢:形容美人姿容如香粉塑造、美玉雕刻而成。培,塑造。琢(zhuó),雕刻。
(14) 鳳翥龍翔:像鳳一樣飛升、龍一樣騰起,形容動作輕盈靈巧。翥(zhù),向上飛。
(15) “其素”二句:其素,她的白凈(指仙姑的肌膚)。若何,怎樣,像什么。春梅綻雪,報春梅花開得白如雪。
(16) 澄塘:清澈的池塘。
(17) “應慚”二句:互文,西施、王昭君感到慚愧,自嘆不如。西施、王昭君,詳見第六十四回《五美吟·西施》、《五美吟·明妃》注釋。
(18) 奇矣哉:奇,不一般,不尋常。矣、哉與下面句中的“乎”,均作感嘆詞。
(19) 孰地:哪里,什么地方。
(20) “信矣乎”三句:信矣乎,確信(感嘆語氣)?,幊兀瑐髡f位于昆侖山上,為西王母(神話中的美女)居住的地方?!妒酚洝ご笸鹆袀髻潯罚骸袄銎涓叨灏儆嗬铮赵滤啾茈[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瑤池?!辈欢?,唯一。紫府,紫宮(紫微宮)上仙人居住的府第。紫宮,星宿名,有星十五顆,在北斗星以北。無雙,與“不二”同義。
(21) “果何人”二句:果何人,究竟是誰。如斯之美,這樣(的)美啊。如斯,如此這般。也,助詞,用于句末,表示肯定。
【譯文】
這名女子想是才離開依依楊柳林,剛走過鮮妍春花圃。她一路輕歌曼舞而來,庭樹上的鳥兒吃驚、自慚地飛去了;她的倩影在曲折雅致的廊檐下蹁躚而過。
道骨仙風的她,長袖一飄動啊,就可聞到麝香一樣濃烈的蘭香味;荷葉制成的衣裳一擺動啊,又可聽到腰間玉佩發出清脆的叮當聲。
她笑起來兩頰上的酒窩像春桃般嬌艷啊,頭上的烏云發髻如翠峰般疊起;朱唇微張像櫻桃般可愛啊,石榴般潔白的牙齒含吐著陣陣甜香。纖腰裊娜嬌而無力啊,仿佛雪花在回風中飄舞;發際的珍珠翠玉閃閃生光啊,滿額上描畫了晶瑩的鵝黃。
她時隱時現于花叢中啊,像在生氣又像在歡喜——生氣歡喜總相宜;她徘徊流連于荷花池畔啊,像要起舞又像要飛揚——起舞飛揚都得體。她舒展緊蹙的眉頭微笑啊,像要說話還未說出來;她剛剛邁開蓮步啊,像要停住又像要前行。
我羨慕她的優秀品性啊,純潔過冰、晶瑩過玉;我羨慕她的華麗衣裳啊,花紋絢麗、色彩斑斕。我愛慕她的花容月貌啊,香粉塑形、玉石雕狀;我愛慕她的神態韻致啊,鳳翔輕盈、龍騰靈巧。
她的白凈像什么?早春的梅花斗雪開放。她的純潔像什么?秋天的菊花披層薄霜。她的嫻靜像什么?孤松生長在空曠山谷。她的艷麗像什么?彩霞映照在清澈池塘。她的文雅像什么?長龍游蕩在曲折碧潭。她的神采像什么?朗月照射在冬夜寒江。
這個美人啊,讓西施慚愧,讓王昭君失色。這個美人啊,太鮮見不凡了,你生在什么地方?你又從什么地方來?這個美人啊,使人確信:是昆侖山瑤池獨一無二的西王母化身,或是來自上界紫府天下無雙的仙女。究竟是誰啊?才有如此這般美麗!
【鑒賞】
警幻仙姑是寶玉游太虛幻境“節目”主持人;《警幻仙姑賦》好在哪?缺點又在哪?
寶玉在秦氏房中睡中覺,因秦氏房中宛如仙境、秦氏美若天仙,多情公子寶玉睡下后便很快入夢,恍恍惚惚跟了“仙女”秦氏進入上界仙境。寶玉正在歡喜之時,即碰見了一位神仙姐姐輕歌曼舞而來。神仙姐姐“蹁躚裊娜,端的與人不同”,于是就很自然地引發曹雪芹“有賦為證”。
古代小說如唐宋傳奇、明清小說中每當女子,尤其是女主人公出場時,作者先來個“有詩為證”、“有詞為證”,是十分普遍的。但是像曹雪芹“有賦為正”,而且又“證”得非?!皬碗s”,卻極其罕見,“棋高一著”,算得上是上品;但比起宋玉的《高唐賦》、曹植的《洛神賦》等專門描摹美人、女神的“專賦”來,卻又顯得“棋藝平平”,只能算是泛泛之作,不僅表現手法有模仿之嫌,甚至一些句子還套用了它們的現成句子。不過我想,描摹一個女子的外表美,總不外乎這么幾個方面,宋玉、曹植等“先下手為強”,就有了“專利權”,后人很難再創新、突破,而一旦描摹了“不外乎”方面,又會被人說成是模仿、落入俗套。這不像描寫一名女子的思想性格、命運作為,可以有無限方面,哪個作家都可以創新、突破,作為文學大師的曹雪芹更可以游刃有余地進行創新、突破,如他在《紅樓夢》后來的情節中所作的《芙蓉女兒誄》,賦體、騷體結合,前無古人,精彩絕倫。
此篇賦可分成七節。(一)總寫仙姑的美。用依依楊柳林、鮮妍春花圃襯托仙姑的美,又用鳥兒吃驚、自慚地飛去反襯仙姑的美,都是在說仙姑的整體形象美。(二)行動美。因為當時仙姑正從山后轉出來,就先說她的“轉出來”瞬時美:長袖飄動濃香散發,衣裳擺動佩飾叮當,這美具有道骨仙風的特點。(三)靜態美。仙姑走近了,于是描寫她近在眼前的靜態美,主要說她的面容美:滿額鵝黃,兩頰上有小酒窩,櫻桃小口,石榴般潔白的牙齒;發式美:發髻如翠峰疊起,發際珍珠翠玉生光。靜態美中特別描寫到仙姑的纖腰:嬌而無力,不勝支持,有如回風吹雪那樣。(四)嬌態美。凡描寫美人外表美的少不得描寫其嬌態,這里亦然:以花掩面,如嗔似喜;回眸一瞥,欲離開又不前行;因為她是仙女,所以像要起舞,又像要飛揚;并對你含情脈脈,欲言又止。(五)姿容玉質美。這位神仙姐姐花容月貌,冰清玉潔,香粉塑形,玉石雕狀。有趣的是,這一節是通過省主語“我”的愛慕來描寫的。(六)精神慧質美。這一節通過一連串的設問排比、一連串的比喻,從外表到內心,從靜態到動態,寫盡了仙姑的精神慧質美,比喻形象生動,語言情真意切,給人留下深刻難忘的美好印象。(七)總結仙姑的美。歷史上一致公認的大美人西施、王昭君都感到慚愧,自嘆不如,可見這位神仙姐姐有多美了!全篇結句干脆說她是仙女中的大美人西王母的化身、上界紫府里的仙女,仙姑之美美到“最高級別”了。
本回內容是寶玉游太虛幻境全過程,警幻仙姑是寶玉游太虛幻境“節目”主持人,對于她的出場,曹雪芹安排這么長的一篇賦,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顯得太長、太“復雜”了,有喧賓奪主之嫌。因仙姑美極,居住的地方是“人跡稀逢,飛塵不到之處”,又因寶玉心想“這個去處有趣,我就在這里過一生,雖然失了家也愿意的”,有評論家認為這是寄托了曹雪芹的某種理想。我以為這種認識未免牽強附會。曹雪芹在本回的主要意圖是,預示《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又副冊》上眾多女子的命運走向及最后結局,另外通過警幻仙姑的身份職責,以及她對寶玉的告誡宣揚“警思想”,除此之外,別無其他意思。
上一篇:《自解偈(寶玉)》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參禪偈(寶玉)》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