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煉
【作者介紹】
沈煉(1507—1557),字純甫,會稽(今浙江紹興市)人。嘉靖十七年(1538)進士。任溧陽知縣。后為錦衣衛經歷。為人剛直,然頗疏狂傲慢。當時嚴嵩攬權,邊臣爭致賄賂,煉上疏劾嚴嵩父子,觸世宗之怒,搒之數十,謫佃保安州(今河北涿鹿)。嚴嵩親信楊順、路楷,又說白蓮教妖人閻浩曾師事沈煉,聽從指揮,具獄上,嵩父子大喜,遂斬于宣府,其子沈襄戍邊。楊順的兒子得錦衣千戶,路楷待銓五品卿寺。楊順卻不滿足,說:“嚴公薄我賞,意豈未愜乎?”乃取沈煉兒子沈袞、沈褒杖殺之,更移檄捕沈襄。并榜示邊塞,有藏沈煉遺文只字者,按捕抵罪。小人幸一時之富貴,其狠毒一至于此。嚴門無楊、路等人,嚴嵩的奸惡或不致到這個地步。
隆慶初,贈沈煉光祿少卿。天啟初,謚忠愍。有《青霞集》。
當時邊將有縱兵殺俘虜,冒報首功(斬首級之功)者,煉曾作《感懷》云:“割生獻馘古來無,解道功成萬骨枯。白草黃沙風雨夜,冤魂多少覓頭顱。”又《邊詞》之三云:“塞上煙塵一萬重,霍家營陣自從容。健兒夜半偷胡馬,留作秋來奪獲功。”然則楊順雖嚴禁沈煉詩文,還是流傳人間;而從詩中所揭露的邊情來看,邊塞所以不得安寧,韃靼所以屢屢侵犯,明廷未始沒有責任。
上一篇:《沈周》明代詩賞析
下一篇:《漫述三首(選一)》明代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