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枝詞》言情贈友詩歌
清江一曲柳千條,二十年前舊板橋。
曾與美人橋上別,恨無消息到今朝。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江淹《別賦》 ) 。抒寫離愁別恨,幾乎成為中國古典詩詞經久不衰的主題。劉禹錫這首《柳枝詞》是其中一首獨具魅力的歌唱。詩的前兩句以眼前景物聯系往事。還是這一曲清江,板橋流水,垂柳千條,二十年前詩人到過的地方: 楊柳千絲,因風搖曳,輕拂詩人心中的離情;流水潺潺,只管流向天涯。詩人故地重游,思緒不禁飛到二十年前的一樁往事。這兩句妙在景中雖帶出往事,卻不肯明言; 懷舊情懷更是不著一絲痕跡。后兩句由景入事,在追憶往事中感慨今朝,抒寫別恨。詩人故地重游,想起了很久很久以前曾經在這里送別友人的往事,不禁感慨系之。這兩句言約意豐,包含了多層意思。光陰荏苒,歲月無情,轉眼之間二十年的時光匆匆逝去。二十年,人生能有幾個二十年?在有限的人生中,二十年的離別堪稱長別。在這漫長的歲月中,離人之間如能偶通音書,聊慰相思,也算苦澀中嘗到一縷溫馨。可是,友人橋上一別,至今消息全無。詩人在二十年的期待中,只能將無限的思念郁積心海深處。最讓人欲罷不能的是,這渺無音訊的友人,并不是平日的泛泛之交,而是令詩人時常魂牽夢繞的“美人”,不管是“他” 還是“她”,應是詩人的知音和摯友。把握住這多層詩意,我們當能理解到當詩人觸景傷懷之際,在難舍的思念和無限的悵惘中,迸出一個“恨”字的深意: 欲寄彩箋兼尺素,天長水闊知何處? “恨無消息到今朝”這一聲長相思的惋嘆中,凝聚著詩人對人生聚散匆匆、別易會難的深切感受,令人低徊吟詠,回味不盡。
前人稱贊這首小詩為神品。它到底“神”在什么地方?以筆者拙意,所謂神或可從詩人在寫景抒情上的化工之妙來把握。詩人舊地重游,流連徘徊于廣袤的郊野,于清江只取板橋,于風物只取楊柳。垂柳千絲,輕盈搖曳的風姿,似有無限依人之柔情,本自容易牽動人的情思,更加 “柳” 與 “挽留” 、“留別”的 “留”,諧音雙關,“楊柳”早已成為人們寄托相思別情的意象。“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維 《渭城曲》 ) “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李白 《勞勞亭》 ) 橫跨清江的板橋,年年歲歲,默默地送往迎來。“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溫庭筠 《商山早行》)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板橋,它和人們辛苦行旅的生活聯系在一起,成為人們羈旅天涯的象征。在古典詩詞的創作和鑒賞中,“楊柳”和 “板橋”,早已成為人們十分熟悉、親切的具有特定含義的意象。本詩開篇即將楊柳和板橋同時攝入畫面,點染出令人撫今追昔、不勝依依的環境氣氛,頓使詩意于平易中見深致。在詩歌語言的駕馭上,本詩最值得注意之處,是詩人斟音酌句的功力。為了傳達出郁積于心長達二十年的離情和消息全無的別恨,詩人在遣辭造句時,多用舌齒間音,像 “清江” 、“柳千條” 、“年前” 、“舊板橋” ( “板”是雙唇音) 、“曾與” 、“消息” 、“今朝”等詞語,音調聲量比較輕細,在聲律的抑揚變化中,有助于表達出詩人綿長、深摯的情思,更添詩歌回環婉轉的韻致。春水船如天上坐,像輕盈流瀉的春水浮載著小船一樣,輕盈流美的詩歌聲律,浮載著詩人感情的小舟,自由地蕩漾。
上一篇:《板橋曉別》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柳梢青》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