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劉禹錫·陋室銘①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②。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③。可
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④。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⑤。孔子云:“何陋之有⑥?”
【注釋】 ①銘:古代箴銘類文體,用于規誡,多為誡勉自己而作。②馨 (xin): 散布很遠的香氣。③鴻儒: 大學問家。鴻,通 “洪”。白丁: 沒有官職的平民百姓。此處與“鴻儒”對舉,指缺少文化教養的俗人。④金經: 用泥金 (銅粉和膠水制成的顏料) 書寫的佛經。或指《金剛經》。絲竹: 指弦樂和管樂,此處泛指樂器聲。案牘 (du): 官府文書。⑤子云: 揚雄字“子云”,揚雄是西漢著名的學者、辭賦家。成都有揚雄宅,叫草玄堂,較為簡陋,后人稱之為 “揚子宅”,此處說“子云亭”是為了押韻。⑥出自 《論語·子罕》: “子曰: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在篇末雖只引用了孔子后半句話,卻暗含了“君子居之” 的意思。
【譯文】 山并不在于高峻,只要有仙人居住便會出名; 水并不在于幽深,只要有蛟龍潛臥就能顯靈。這雖是一間簡陋的小屋啊,只因我德行高潔而使它芳香充盈。蘚苔爬上石階染成一片碧綠,草色透入門簾映得滿壁翠青。里邊常常有學識淵博的大儒談笑風生,往來的人中沒有一個是不學無術的凡夫俗人。小屋中可以彈奏素雅的琴瑟,可以誦讀玄妙的金剛經; 沒有嘈雜刺耳的俗調攪擾聽覺,沒有繁瑣的案卷公文勞累心身。好像南陽諸葛亮的茅廬,又如西蜀揚子云的草亭。孔夫子說: “ (只要是君子住在里面) 這有什么卑陋的呢?”
【鑒賞】 這是一篇千古傳誦的散文小品,作者采用比興手法,通過對簡陋居室的生動描寫,表現了自己潔身自好,不慕榮華、安貧樂道的高雅情趣。起筆從山、水兩處落墨引出陋室,以 “惟吾德馨”之“德”,作為全篇之骨,隨后緊扣題旨,分別寫出了陋室內外的佳景、陋室中的高朋良友、奇情雅事。篇末收筆時以諸葛、揚雄自況,以圣人之言自慰,則既說明了陋室不陋,表明了失意文人自恃清高、孤芳自賞的封建士大夫意識,同時反映了作者雖不得志,卻泰然達觀,不愿與世俗權貴同流合污的高風亮節。全文字字珠璣,警策精妙,意趣盎然,瑯瑯上口,駢散相間,耐人尋味,可作為寒士自警的座右銘。
上一篇:《古文觀止·劉禹錫·陋室銘》鑒賞
下一篇:《古文觀止·隋唐五代文·劉禹錫·陋室銘》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