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觀神鐘對聯(lián)》原文|題解|注釋|簡析
一鐘警醒三千界①,四面雄當百二關(guān)②
。
[注釋]
①鐘: 指潼關(guān)的道觀神鐘。三千界: 佛教語,即三千大千世界。佛家以須彌山為中心,以鐵周山為外廓,謂之為一小世界; 一千個小世界合起來就是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合起來就是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合起來就是大千世界。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和大千世界總稱為三千大千世界。
②百二: 一說是以二萬人能敵100萬人,一說是100萬的二倍,皆用來形容地勢的險要。參見前李遠《贈潼關(guān)不下山僧》注⑥。關(guān):指潼關(guān)。
【題解】
道觀: 道教廟宇。神鐘: 潼關(guān)的一口來歷不凡的神異的鐘。李天畿《麒麟山鐘亭序》載: 相傳 “北周大定二十九年(609,即隋煬帝大業(yè)五年),河北東路楊氏鑄有雌雄二鐘。至萬歷年間洪水泛濫,波擁而至。陰鐘至關(guān)(潼關(guān))而止。” 神鐘在黃河里,“摩蕩有聲”,“出知陰晴” (《潼關(guān)衛(wèi)志》),扣之,則 “宮商遞變,律呂相生,聲揚遠聞”(《麒麟山鐘亭序》)。明神宗萬歷二十四年(1596),潼關(guān)衛(wèi)兵備副使張維新在麒麟山上的道觀里修建鐘亭,懸神鐘于其內(nèi)。此對聯(lián)作者不詳,選自《潼關(guān)文史資料》第八輯,題目為選注者所加。
【簡析】
這一潼關(guān)道觀神鐘的對聯(lián),既突出了道觀的宗教特點,體現(xiàn)出道教和佛教相融的傾向,又點出了道觀神鐘所處的潼關(guān)的險要地理位置,巧妙運用數(shù)字詞對仗和氣勢磅礴是其顯著特點。
上一篇:《過黃河入關(guān)》原文|題解|注釋|簡析
下一篇:《重鎮(zhèn)潼關(guān)(二首)》原文|題解|注釋|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