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宮·醉太平
阿里耀卿
寒生玉壺,香燼金爐,晚來庭院景消疏。閑愁萬縷,胡蝶歸夢迷溪路,子規叫月啼芳樹。玉人垂淚滴珍珠,似梨花暮雨。
這是一篇閨怨相思之作。
“寒生玉壺”,“玉壺”即宮漏,是計時之器; “香燼金爐”化用了李清照《醉花陰》中的詞句: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這兩句是說,隨著時間的推移,寒氣漸濃,金爐里的香也已燃盡。這個起頭寫得十分含蓄,沒有直接寫時間,而是通過寫感覺“寒生”與視覺“香燼”,讓讀者體會到時間的流逝,從中說明主人公枯坐已久,為下篇表現女子內心的沖突張本。
第三句“晚來庭院景消疏”交代時間,點出了“寒生玉壺”的原因,其時應是秋末的夜晚,所以花木寥落,寒氣襲人。那么,她愁的究竟是什么? “胡蝶歸夢迷溪路”一句道出隱衷。原來女子在思念著遠方的丈夫,她設想丈夫在夢中化為蝴蝶,要飛回來與她相見,可是卻迷失在曲曲折折的山林溪水之間了。這是借寫丈夫的歸夢難成,來訴說她與丈夫的離別之苦與相見之難。山長水闊,丈夫歸夢不成,而她更是通宵難寐,耳畔惟聞“子規叫月啼芳樹”。聽著杜鵑鳥喚著行人“不如歸去”,而行人卻欲歸不能,這情景何等凄涼!這是從女子的角度出發,為丈夫對面設想之詞,明寫其夫,實指女子對丈夫的相思之情。
最后兩句歸結到女主人公身上,直接寫她的愁苦狀。“玉人垂淚滴珍珠,似梨花暮雨。” “玉人”即美女,比喻其貌美如玉。她想念丈夫之情不能已,更悲傷于不能與他相見于夢中,不禁潸然淚下。“滴珍珠”比喻玉人的眼淚像珍珠那樣晶瑩,“似梨花暮雨”比喻女子流淚猶如一枝暮色朦朧中帶著雨珠的梨花。
這首小令寫得婉約而優雅,比喻貼切清新。句句押韻,先平后仄,愈轉愈深,越發寫出女子內心的凄苦。通篇從女子的感覺、視覺、聽覺來狀物抒情,而又不落痕跡,讀來有余味不盡之感。
上一篇:正宮·醉太平(三首)·鐘嗣成|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正宮·醉太平·無名氏|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