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韓愈·與陳給事書①
愈再拜:愈之獲見于閣下有年矣。始者亦嘗辱一言之譽②。貧賤也,衣食于奔走③,不得朝夕繼見。其后閣下位益尊,伺候于門墻者日益進④。夫位益尊,則賤者日隔;伺候于門墻者日益進,則愛博而情不專。愈也道不加修,而文日益有名。夫道不加修,則賢者不與;文日益有名,則同進者忌。始之以日隔之疏,加之以不專之望⑤,以不與者之心,而聽忌者之說。由是閣下之庭,無愈之跡矣。
去年春,亦嘗一進謁于左右矣⑥。溫乎其容,若加其新也; 屬乎其言,若閔其窮也⑦。退而喜也,以告于人。其后如東京取妻子⑧,又不得朝夕繼見。及其還也,亦嘗一進謁于左右矣。邈乎其容,若不察其愚也; 悄乎其言,若不接其情也⑨。退而懼也,不敢復進。
今則釋然悟,翻然悔曰: 其邈也,乃所以怒其來之不繼也; 其悄也,乃所以示其意也。不敏之誅⑩,無所逃避。不敢遂進,輒自疏其所以,并獻近所為《復志賦》 以下十首為一卷,卷有標軸(11)。《送孟郊序》一首,生紙寫,不加裝飾,皆有揩字注字處(12)。急于自解而謝,不能竢更寫。閣下取其意,而略其禮可也。
愈恐懼再拜。
【注釋】 ①陳給事: 名京,字慶復。唐貞元十九年由考功員外升遷為給事中,給事中為門下省重要職務,主管駁正政令的違失。給事,給事中的略稱。②辱: 謙詞,意謂使對方受到屈辱。譽: 贊賞,稱譽。③衣食于奔走: 指為衣食東奔西走。④門墻: 古時指師長之門。進: 增多。⑤望: 埋怨,不滿。⑥進謁: 前去拜見。⑦溫乎其容: 臉色溫和。加其新: 對待新朋友。屬(zhu): 連續,形容話多,很熱情。閔 (min): 同 “憫”,憐惜。⑧如: 到。東京: 今河南洛陽。妻子: 妻子和兒女。⑨邈(miao): 遙遠,深遠。不接其情: 不領受我的情意。⑩敏: 聰敏。誅: 責備。(11)疏: 分條述說。標軸: 古時用紙或帛做成卷子,卷子中有棍桿,兩頭叫軸,一卷就稱一軸。標軸即是卷軸上作的標記。(12)《送孟郊序》: 孟郊,字東野,湖州武康 (今浙江德清縣) 人,詩人,韓愈的詩友。生紙: 未經煮捶等方法制作的紙。經過加工精制的為熟紙。生紙用于喪故或草稿用。韓愈急于書寫,無暇擇紙,故在信中說明。揩字: 涂去的字。注字: 附加在旁邊的字。
【譯文】 韓愈再拜: 我認識閣下已經很多年了。開始時也承蒙您說過我一些稱贊的話。因為我貧困,地位低,為著生活東奔西走,不能早晚經常見到您。以后閣下的地位更高了,等候在您門下的人一天天地增多。地位更高,那跟地位低的人就會一天天地疏遠; 等候在門下的人一天天地增多,那您喜歡的就會廣泛,情意就不能專一了。我在道德修養方面沒有加強,可是文章上卻一天天地有了名氣。在道德修養方面沒有加強,那賢明的人就不愿意和我交往; 在文章上一天天地有了名氣,那同求進用的人就產生妒忌。起初因為日漸隔離疏遠,加上認為您不能專一地對待朋友的埋怨,您又有不愿意與人交往的心情,而且聽信妒忌我的人說的閑話。因此閣下的門庭,就沒有我的腳跡了。
去年春天,我也前來拜見您一次。您臉色溫和,好似對待新朋友一樣; 話很多、很熱情,好似憐惜我不得志的處境。我辭別回家很高興,把這些情況告訴了別人。以后我到東京洛陽接妻子兒女,又不能早晚經常見到您了。等到回來,也曾前來拜見您一次。您臉色冷淡,好像不愿體察我; 沉默寡言,好像不接受我的情意。辭別回家心里十分不安,不敢再來見您了。
現在,我疑慮消除醒悟了,很快就懊悔起來: 您臉色冷淡,是惱火我沒能經常見到您; 您沉默寡言,就是表示這個意思。我這愚鈍的人應受到的責備,是沒有什么地方可以逃避的。我不敢立即來見您,就把事情的原故述說出來,并且呈上近來所寫的 《復志賦》 以下十篇文章,作為一卷,卷上有標記。《送孟郊序》一篇,是用生紙寫的,沒加裝飾,上有涂去或者增加字的地方。因為我急于解釋誤解而向您道歉,就不能等到重新再抄寫。請您明白我的情意,而不要計較我禮節上的不周就好了。
韓愈誠惶誠恐,再拜。
【鑒賞】 這是韓愈寫給陳京的信。陳京擔任了門下省的重要職務。不得志的韓愈寫信的用意,便是為了加深和陳京的關系,以期得到賞識,為仕進打好基礎。信中敘述了與陳京多年來的交往經過,反省了雙方之間一段不愉快的事情,委婉地對陳京不冷不熱的態度表示了不滿。同時也表示自己消除了疑慮,改變了看法,要求對方重新了解自己,恢復友誼的心意。
文章運用對比和轉折手法,跌宕起伏,婉轉地道出了復雜的思想感情。
上一篇:《古文觀止·魏禧·與李翰林書》鑒賞
下一篇:《古文觀止·范仲淹·嚴先生祠堂記》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