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論語》2
顏淵、季路侍3。子曰4:“盍各言爾志5?”子路曰:“愿車馬、衣輕裘6,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7。”顏淵曰:“愿無伐善8,無施勞9。”子路曰:“愿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10,朋友信之11,少者懷之12。”
1 本文是《論語》中《公冶長》篇的“顏淵”章,標題系編選者所加。2《論語》:記錄孔子及門人言行的語錄體散文集。3 顏淵、季路:孔子的兩個弟子,季路即子路。侍:古代后輩陪從在尊長者之旁叫侍。4 子:孔子。5盍(he):何不。爾:你。6車馬:指所乘的車、所騎的馬。衣(yi):穿。輕裘:輕暖的皮衣。7 敝:損壞。憾:怨恨。8 無:不。伐:夸耀。9 施:表白。勞:功勞。10 安之:使他們安逸。11信之:信任他們。12:懷之:保護他們。
【析點】 “言為心聲”。本篇雖只寫孔子師徒三人的簡短對話,卻由此窺見了他們不同的心志以至神貌。孔子的對答,表現了他行仁政,愛人的政治理想和循循善誘,有問必答的師風。子路率先回答又進而詢問,表現了他率直爽快的性格和豁達大方的氣質。顏淵那簡短慎重的一答,則給人留下謹慎、謙虛的印象。通過對話內容和交談層次揭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寫作方法,在這篇僅有六十二個字的散文中,得到了很好的運用。短文中孔子及其弟子所言的“志”,并非遠大的理想和志向,實際只是他們各自為人處世的準則。這些準則在兩千年后的今天,仍不失其啟發意義。
上一篇:《觀第五泄記》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訓三兒拱書》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