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蒲松齡1
張姓者,偶行溪谷,聞崖上有聲甚厲2。尋途登覘3,見巨蛇圍如碗4,擺撲叢樹中,以尾擊柳,柳枝崩折。反側傾跌之狀,似有物捉制之。然審視殊無所見5,大疑。漸近臨之,則一螳螂據頂上,用刺刀攫其首6,攧不可去7。久之,蛇竟死。視額上革肉,已破裂云。
1蒲松齡(1640-1751):號留仙,清代著名短篇小說家。有《聊齋志異》等。本文與下文均選自此集。2厲:猛烈。3覘(chan):偷視。4圍:指蛇的粗細。5殊無:一點也沒有。6刺刀:指螳螂的粗大似鐮刀的前足。攫(jue):抓。7攧(dian)跌、摔打。
【析點】 微不足道的小小螳螂與兇殘的龐然大物巨蛇相搏,已屬奇觀,而后者竟戰死在前者“手”下,更是不可思議的奇跡。
螳螂戰巨蛇的場面可謂驚心動魄。作者為寫這一仗的驚險殘酷,先寫巨蛇的兇猛。這蛇,體雄碩,“圍如碗”;力大而性烈,“以尾擊柳,柳枝崩折”。就是那“似有物捉制之”的“反側傾跌之狀”,不也顯出它兇暴而靈活善搏的氣勢么? 然而,作者寫巨蛇之勢之威之力,恰恰反襯出螳螂用“刺刀”“攫”蛇頭“攧不可去”的勇猛與頑強精神
螳螂將巨蛇戰敗或許是一個偶然現象,然而偶然常出于必然。因強者也有弱處,只要弱者善于勇于發揮己之強處,以挾制強者的弱處,也會由劣勢轉為優勢,直至戰勝強者。蒲老先生這一則頗具藝術表現力與邏輯思辯的故事,所寓之理也正在此吧
上一篇:《蝴蝶花》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裁損宗室恩數》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