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梁·陶弘景2
山川之美,古今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3,沉鱗競躍4。實是欲界之仙都5。自康樂以來6,未復有能與其奇者7。
1謝中書:即謝征,曾任中書鴻臚。2陶弘景(452-536):字通明,南朝齊梁時道教思想家、醫學家。有《陶隱居集》。3頹:墜、落。4沉鱗:沒入水中的魚。5欲界:佛教分世界為三,欲界是其一,此界中人各有欲望。此處借指人世。6康樂:即南朝宋詩人謝靈運,他襲封康樂公,性喜山水,以山水詩聞名。7與(yu):參與。引申為深入。其:指山水。
【析點】 短信描繪江南山水之美,六十八個字卻結構嚴謹。起首以“山川之美,古今共談”提起全篇;然后以十個整齊的四字短句進行具體描繪;分寫山水林竹,猿鳥沉魚,曉霧夕日;結尾處用兩個散句加以贊美和感嘆,又提出謝靈運與起首之“古今共談”相呼應。一路寫來,山川之美,歷歷在目;嘆賞之情,融于其間。
信中所描繪的山川之美都是變化中的景色,富于動態的景色:霧在散,鳥在鳴,日在沉,魚在躍,山峰插入云霄;即使是靜立的石壁,也讓它們的色彩在日光下“交輝”;即使是長綠的翠竹,也讓它們在時間上隨四季推移。這就不僅擴展了短信所描繪的畫面,而且給人以身臨其境的立體感、真實感。
寫景全用四字句,且全是對偶句,這種語言形式固然是南朝文章的共同特點,但其本身與所寫的景物一樣,也顯露著爭奇競秀之態。
上一篇:《答梅客生》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答趙廷臣》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