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說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見孤峰水上浮。
聞道神仙不可接,心隨湖水共悠悠。
梁六即梁知微,為張說好友。張說謫守岳州(今湖南岳陽)時,梁由潭州(今湖南長沙)入朝,途經岳州,張作詩相送。
洞庭山,又名君山,矗立于浩淼的洞庭湖中,故稱孤峰,傳說其中有神仙窟宅。前二句點出送梁六的時令(秋)、地點(洞庭),巴陵(即岳州)“一望洞庭秋”,表面上看,是當前景色,實際上反映了謫居岳州的詩人之凄涼心境。《唐才子傳》謂張說“晚謫岳陽,詩益凄婉”。遠謫異鄉,看友人征帆遠去,自己能不凄然? “孤峰水上浮”。“浮”字十分傳神,眼前湖水蕩漾的實感化為君山浮動的意象,使靜物動化。由此引出第三句“聞道神仙不可接”。既不可接,自己只好“心隨湖水共悠悠”而心向往之了。說“神仙不可接”是事實,用了“聞道”(聽別人說)二字,更顯得委婉別致。這里的“神仙不可接”和“心隨湖水共悠悠”似乎是陳述自己對朝廷的想望,梁六是入朝去的,而自己卻前途未卜。《唐詩紀事》認為此詩末句“蓋心存魏闕之意”,是有一定道理的。
此詩為送別,但送別之意卻無跡可求,“心存魏闕”之意也隱微深沉。詩人借眼前景物表述自己對梁六入朝的歆羨與對朝廷的思念,深藏不露。詩寫得十分自然、平實,毫無造作的痕跡!有人認為是七絕由初唐進入盛唐的里程碑式之作。
既謫岳州,而詩益凄惋,人謂得江山助云。( 《新唐書·張說傳》)
遠神遠韻,送意自在其中。比洞庭為神仙窟宅,然身不至,惟送人之心與湖水俱遠耳。(沈德潛《唐詩別裁》)
此詩言煙波浩渺中,神仙既不可接,客帆亦天際迢遙;末句之悠悠凝望,即送別之心也。(俞陛云《詩境淺說續編》)
上一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下一篇:《送魏萬之京·李頎》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