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韋絢2
洛陽某僧房中磬子日夜輒自鳴3 ,僧以為怪,懼而成疾。求術士百方禁之4,終不能已。曹紹夔素與僧善,來問疾,僧俱以告。俄擊齋鐘5,磬復作聲。紹夔笑曰:“明日作盛饌6,余當為除之。”僧雖不信其言,冀或有效7,乃置饌以待。紹夔食訖,出懷中錯8,鑢磬數而去9,其聲遂絕。 僧問其所以,紹夔曰:“此磬與鐘律合10,故擊彼應此。”僧大喜,其疾便愈。
1本文是《嘉話錄》中之一則,標題為后人所加。2韋絢(生卒年不詳):字文明,有筆記《嘉話錄》。3磬(qing)子:此指寺院中供僧人敲擊的銅制響器。4術士:方術之士,舊時講陰陽災異、能除邪祟的人。5俄:俄頃,不久。6盛饌:豐盛的飯菜。 7冀:希望。 8錯:挫刀。9鑢(lü):打磨。10律:指聲音的頻率。
【析點】 僧寺里不是鬼魅作祟的地方,但洛陽某寺的磬卻不時自鳴,連驅怪除邪的術士也治不了,難怪把僧人嚇病了。真的有鬼怪嗎? 故事在這里設了一個懸念。
曹紹夔出場了,他名義上是來“問疾”,其實是來偵察“敵”情的。果然,他來后寺內敲齋鐘時,磬子也響了。他沒有疑怪,沒有驚怕,反笑說明日來除鬼,并要求“設盛饌”。他笑的蹊蹺,盛饌又何用? 鬼怎么除? 故事在這里為我們設了第二個懸念。
第二天曹紹夔來了,悠閑地吃了僧人特備的盛饌,然后拿出事先備好的“錯”,在磬上銼磨了幾下,“鬼”就被制服了,磬子再也不自鳴了。這是什么法術? 故事在這里設了第三個懸念。
經過僧人的詢問,謎底終于揭開,不過是物理學上物體頻率相同所發生的共振現象,銼幾下,頻率不同了,也就沒有怪響了。事情就是這么簡單。懸案落定,故事也就完滿結束。
這是一篇由層層懸念引發情節進展的有趣故事,是一篇人物音容宛然、情節起伏有致的微型小說,又是一篇具有文學性的以科學常識破除怪異的科普小品!
最后還得補充一句,曹紹夔要求“設盛饌”這個細節,是在故弄玄虛地“賣關子”,布疑陣,開玩笑,正顯出他性格中幽默風趣的可愛;如若認為他是乘勢敲僧人一個小小的竹杠,那就大殺風景了!
上一篇:《破五》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祀故太尉橋玄文》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