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謝肇淛2
好書之人有三病:其一,浮慕時名,徒為架上美觀,牙簽錦軸3,裝潢衒耀,驪牝之外4,一切不知,謂之無書可也。其一,廣收遠括,畢盡心力,但圖多蓄,不事討論,徒涴灰塵5,半束高閣,謂之書肆可也6。其一,博學多識,矻矻窮年7,而慧根短淺8,難以自運9,記誦如流,寸觚莫展10,視之肉食面墻11,誠有間矣,其于沒世無聞,均也12。夫知而能好,好而能運,古人猶難之,況今日乎!
1本文選自《五雜俎》。好(hao):愛好。2謝肇淛(zhe)(1567-1624):字在行,明代文學家、藏書家,有《謝肇淛文集》,筆記小品《五雜俎》。3牙簽錦軸:古書的函套用錦緞封套,用象牙制的簽子封口(一般書籍的函套均是藍色棉布封套,獸骨制的簽子)4驪牝(lipin):指外表。驪,黑色,牝,公馬,語出《列子》中九方皋相馬的故事,九方皋選馬,專注于馬的體質、本領,而不注意馬的外表是黑是黃是公是母。5徒:空。涴(wo):玷污。6書肆:書店。7矻矻(ku ku):勤奮不懈的樣子。窮年:整年。8慧根:本佛家語,指人天賦的聰明才智。9運:運用。10寸觚(gu)莫展:意為對書中內容毫無理解及發揮。觚:本是古代寫字用的木板,此指書的內容。11肉食:指愚笨,《左傳》有“肉食者鄙”之語。面墻:面對墻壁,形容目視短淺。12均:形容恰當。
【析點】 蘇俄文豪高爾基有一句名言——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在我國,“開卷有益”已是人們熟知的成語(這當然均指好書,壞書不在所論之列),誠然,書籍可以開拓人的眼界,增長人的智識,陶冶人的情操,因而,是否愛書似乎成了當今判別人品位高低的標準之一。
不過,愛書也要看怎么個愛法。謝肇淛這則筆記列出了三種人“好書”的毛病。第一種人,把書籍作為一種裝點高雅的飾品,用以粉飾自身,這是“好書”的最下品,不徒不讀書,還媟黷了書。第兩種人,廣收博蓄,以多取勝,收而不讀,書籍成了承接塵土的器物,這可說是“好書”的次下品吧! 第三種人不可謂不用功。“矻矻窮年”、“背誦如流”,只可惜食而不化,“寸觚莫展”,較之前兩種高了幾個層次,但如此“好書”,于己、于事、于時,有何裨益? 謝氏對此三種人分別稱之為“無書”、“書肆”、“肉食面墻”,可謂入木三分。
謝氏以精短的篇幅層層列舉,雖多用四字短句,但用語生動,描畫傳神,妙意叢生,令人如見。尤其是給三種人下的三個斷語,更令人絕倒。第一種人意在以書炫耀,卻恰恰走向反面——“無書”;第二種人貌似古雅的藏書家,卻成了“書肆”,也走向了反面。第三種人即古俗語所謂“兩腳書櫥”,謝氏稱之為“肉食面墻”,不獨不落窠臼,且能去形見神,語更妙,意更深。
三層否定之中,其實已包含了作者的正面命意,故結尾處只以八字意賅言簡地提出自己的觀點——“知而能好,好而能運”,“知書”是“好書”的基礎,“能運”是“好書”的目的,精辟而深刻。
謝氏本人正是這樣一位“能運”的“好書”者,他是明后期大藏書家、大學者,八個字是他讀書的經驗總結,也是他讀書的座右銘。僅以對《金瓶梅》一書的認識,即可見其一斑?!督鹌棵贰访媸篮?,在道學文人群起而嗤之的情勢下,他以《〈金瓶梅〉跋》一文,獨樹評贊的旗幟,這是何等的眼光!
時至今日,我們仍能不時看到謝氏所繪“好書三病”者的影子,這正是今天讀此文的意義吧! 不過,謝氏過于強調人的“慧根”,且流露了今人不及古人的看法,卻不可一概接收。
上一篇:《女二二壙志》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姚元素黃山記引》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