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歸有光
女二二生之年月戊戌戊午2,其日又戊戌戊午。余以為奇。今年余在光福山中3,二二不見余,輒常常呼余。一日余自山中還,見長女能抱其妹,心甚喜。及余出門,二二尚躍入余懷中也。既到山數(shù)日,日將晡4,余方讀《尚書》5,舉首忽見家奴在前,驚問曰:“有事乎?”奴不即言,第言他事6,徐卻立曰:“二二今日四鼓時已死矣。”蓋生三百日而死,時為嘉靖己亥三月丁酉7。余既歸,為棺斂,以某月日葬于城武公之墓8。嗚呼!余自乙未以來多在外9,吾女生既不知,而死又不及見,可哀也已!
1二二:作者幼女名。壙(kuang):墓地。g戊戌:干支紀(jì)年,即明嘉靖十七年(1538)。戊午和下句的戊戌、戊午分別記月、日、時。3光福山:在今江蘇吳縣西南。4 晡:申時,傍晚時分。5《尚書》:古書名。6第:只。7嘉靖己亥:1539年。8 城武公:歸有光曾祖父歸鳳。9 乙未:嘉靖十四年,1535年。
【析點(diǎn)】 未滿周歲的幼女夭折,作者傷感至極。文中回憶二二“呼余”、“躍入余懷中”的情景,寫出了稚女的活潑可愛,更于這兩個細(xì)節(jié)中,透出深深的父愛之情,也為下文傷感做了鋪墊。作者與家奴的對話,寥寥幾筆,描繪出主仆二人不同的神情和復(fù)雜的心態(tài),瑣細(xì)中人物形象生動傳神。歸有光把傷痛感情寓于日常生活瑣事之中,即事抒情,紆徐平淡,娓娓道來,自然真摯。文章不事雕飾,自有風(fēng)味,文字精巧,但不纖弱
上一篇:《大鼠》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好書三病》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