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歐陽修2
某又啟:去年夏中,因飲滁水甚甘3,問之,有一土泉在城東百步許。遂往訪之,乃一山谷中。山勢一面高峰,三面竹嶺,回抱泉上,舊有佳木一二十株,乃天生一好景也。遂引其泉為石池。甚清甘。作亭其上,號豐樂亭,亦宏麗。又于州東五里許菱溪上有二怪石,乃馮延魯家舊物4,因移在亭前。廣陵韓公聞之5,以細芍藥十株見遺6,亦植于其側。其他花木不可勝記。山下一徑,穿人竹篠蒙密中7,豁然路盡,遂得幽谷。已作一記8,未曾刻石。亦有詩托王仲儀寄去9,不知達否?告乞一篇留亭中。因便望示及10,千萬千萬。
1 梅圣俞:梅堯臣,北宋初著名詩人,有《宛陵先生集》。2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學家。有《歐陽文忠公全集》。3 滁水:今稱滁河,源出安徽省,經江蘇入長江。4 馮延魯:五代人。馮延巳之弟。5 廣陵:今揚州市。韓公:韓琦,封魏國公。時在廣陵。6遺(wei):饋贈。7 竹篠(xiao):小竹。蒙密:幽暗茂密。8記:指《豐樂亭記》。9“亦有”句:歐陽修關于豐樂亭有詩《豐樂亭游春三首》、《出谷泉》、《出谷晚飲》等。王仲儀:人名。10 “因便”句:意為方便的話請來信告訴我。
【析點】 歐陽修的散文名篇《豐樂亭記》記游的同時,盛贊太平氣象,表達了“與民同樂”的思想;又發思古之幽情。寄之以深沉的慨嘆。寫法上低吟徘徊,一唱三嘆。這封信則是向好友介紹構建豐樂亭的始末,并“乞”好友為亭作記??梢暈椤敦S樂亭記》的補充,但在內容上卻要單純得多,行文也平易流暢,娓娓而談,雖不及《豐樂亭記》那般宏闊,也別有其可讀、可愛之處。
書簡開篇自“去年夏中”敘來,平易如敘家常。以下寫因水甘而發問,因問而知有土泉,因有泉而訪,因訪而得“上則豐山”,“下則幽谷”(《豐樂亭記》)的“天生一好景”,于是鑿石疏泉,移石藝卉,構筑了豐樂亭……這一切,作者以家常語娓娓道來,親切使人難忘。平淡自然的筆墨中也透著醇濃的詩味,不由使人想起了他的《幽谷晚飲》:“山勢抱幽谷,谷泉含石泓。旁生嘉樹林,上有好鳥鳴。鳥語谷中靜,樹涼泉影清?!敝劣凇吧较乱粡?,穿入竹篠蒙密中,豁然路盡,遂得幽谷”一節文字,于平易曉暢之外小有頓宕,寫得婉曲有致,透出些“六一風神”的影子。由此觀之,若言《豐樂亭記》縱橫奧衍,似盤空的虬枝,此信似一片綠葉,雖不及其遒勁,卻綠綠的、幽幽的,自有一份綿邈的清韻。
上一篇:《與杜小舫》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與毅儒八弟》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