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劉克莊詞《清平樂》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五月十五夜玩月
風高浪快,萬里騎蟾背。曾識姮娥真體態,素面元無粉黛。身游銀闕珠宮,俯看積氣濛濛。醉里偶搖桂樹,人間喚作涼風。
這首詞,描寫作者遨游月宮的情景。詞中充滿浪漫主義色彩,表現了豐富的想象力。“玩月”兩字,與“戲林推”一樣,都是運用輕松、隨意的筆調反映作者關懷現實、幻想人間出現一個清平世界的真摯愿望。
我國古代的神話傳說里有許多和月亮有關的內容。其中“嫦娥奔月”的神話較為完整,而且古老,為無數詩人所神往。有關月宮的神話傳說給劉克莊馳騁想象提供了依據。同時,他的詞句也作為一種傳遞媒介,引起讀者對于有關神話傳說的回憶與思索,并隨著他的詞句一起馳騁自己的想象。
開頭兩句,寫飛入月宮。想象是無拘無束的。蘇軾描寫自己進入月宮主要憑借著風的力量。“我欲乘風歸去”(見《水調歌頭》);“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見《念奴嬌》);“天風不相哀,吹我落瓊宮”(見《中秋月寄子由》詩)。這里作者打開了又一條想象的路子。他是乘風破浪騎在銀蟾的背上飛行萬里才到達月宮的。這一想象多么奇特,多么壯觀,多么浪漫。詞一開首,就寫出了一個新的形象,引人入勝。接著描繪月宮姮娥。用洗盡鉛華、不加修飾、富有天然美姿的絕代佳人的形象來比喻她的清麗動人。“素面”,是說姮娥的面貌本來潔白,不搽脂粉,暗用杜甫《虢國夫人》“卻嫌脂粉污顏色”的詩意。“曾”、“真”兩字極妙,意謂自己原是從天上來的,與姮娥是舊相識,所以最了解她的“真體態”。這兩字充滿浪漫色彩,耐人回味。
下片一二句承上,繼續描寫遨游月宮的情景。“銀闕”、“珠宮”,都指月宮。徐鉉《答亞元舍人詩》有“遙望天邊白銀闕”語,殷堯恭《府試中元觀道流步虛》有“珠宮月最明”句,這些用法與劉詞同。“積氣濛濛”,形容一層層的云霧迷迷茫茫。這是用《列子·天瑞篇》故事,杞國有人擔心天會掉下來,有人告訴他說:“天,積氣耳,亡(無)處亡氣。”這里形容他飛入寥廓的太空,俯視下方,云霧迷茫,表示已遠離人間。末尾兩句,筆鋒陡轉,表現作者雖身游月宮遠離人間,但還是忘不了人間的炎熱,幻想給人們送去陣陣涼風。“桂樹”,傳說月中有一棵五百丈的桂樹。段成式《酉陽雜俎·前集卷一》記載有:“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作者的想象力非常強,銀闕、珠宮,名符其實的天堂,醉中偶然搖動月中的桂樹,便可降福人間。“醉”字、“偶”字、“喚”字生動、形象,寓意深刻。
這首詞想象豐富,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但是作者的思想卻不是超塵出世的,他仍深深扎根于現實的土壤之中。詞的結尾明顯流露出作者對清平世界的向往以及“算事業須由人做”(《賀新郎》)的積極入世精神。
上一篇:詞·辛棄疾詞《清平樂》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下一篇:戲曲·李玉傳奇《清忠譜》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