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樂府民歌《白頭吟》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竹竿何嫋嫋,魚尾何簁簁。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先說本篇的異名和作者。
《宋書·樂志》刊載《白頭吟》古辭五解,歸入大曲。《玉臺新詠》載《皚如山上雪》,屬古樂府。二篇吟歌的內容相同,結構和語句大致相仿,區別除了題名不同外,主要還在于《宋志》所載共二十六句,分成五解,《玉臺新詠》所載十六句,不分解;又個別詞語也有改動。郭茂倩把以上兩首詩同用《白頭吟》為題收入《樂府詩集》,并以《玉臺新詠》所載為本辭,《宋志》所載為晉樂所奏。本書所選的就是本辭,據上說可以知道它原是以《皚如山上雪》為題的。另據王僧虔《技錄》,它又名《白頭吟行》。
關于本篇的作者,《宋志》、《玉臺新詠》刊載《白頭吟》和《皚如山上雪》,都沒有說作者是什么人。《西京雜記》則稱曰:“司馬相如將聘茂陵人女為妾,卓文君作《白頭吟》以自絕。”將《白頭吟》詩歸于卓文君名下,由于該書未采錄具體作品,因此不知道其辭如何。后來宋人據此記載,始以為本篇即卓文君所作之詩。其實這是一種誤會。《宋書·樂志》明確提到:“凡樂章古辭,今之存者,并漢世街陌謠謳,《江南可采蓮》、《烏生十五子》、《白頭吟》之屬是也。”說明本篇采自“街陌謠謳”,是漢代的一首民間作品,后來才入樂府的。關于本篇作者當以此說為準。
《白頭吟》是一首女子向用情不專的男子表示決絕的詩歌。篇名取意于作品中,“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肯定真摯專一的愛情態度,貶責喜新厭舊、半途相棄的行為,這是本篇命題的寓意。在封建社會,始亂終棄、玩弄女性是男子的權力,這無疑會給婦女帶來許多痛苦,自然也會引起她們的反感和抗爭,從生活的教訓中她們更加深切地體會到人間純潔的愛情的可貴。《白頭吟》正是這樣一首真實地詠唱婦女酸楚的命運,表達她們心靈的向往的出色詩作在喚起人們憐憫心的同時,也啟發了讀者對生活的積極思索。
全詩每四句構成一個意群,詩意遞進,穩當而有規則。它大致又可分為兩個部分。“溝水東西流”以前敘述女子與男子相決絕的情景,“凄凄復凄凄”以下寫她由自己愛情生活經歷的曲折引出對女子需要怎樣的擇偶標準的一種認識。這兩部分內容有機地融成一體,不僅為讀者完整地塑造了一個容貌窈窕美麗、性格似柔實剛、感情豐富真摯的女子形象,還給涉世未深的女青年奉獻了切實、深刻、有益的生活誨語。敘事性與教誨性相結合成了本詩的一個明顯的特點。
“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這二句詩含有兩層意思,一是女主人公用以比喻和自白她的愛情的純潔,二是她用白潔的雪、清亮的月來形容自己的美貌。它們是一篇的起興。她不甘聽任命運的擺布和捉弄,主動向他提出了決絕之詞,盡管感到無比的痛苦,但是理智告訴她,這是惟一的選擇,否則,她將會飲恨不盡。這一行動顯示出她自立的勇氣,也捍衛了女性的尊嚴。從而向人們證明:世上女子并非都是軟弱可欺的,她們在愛情方面同樣也是拿得起拋得下的人物。這正是作品女主人公最令人欽佩的精神。詩句中“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意謂這是咱們最后一次相聚飲酒,席散后大家就各自分手,如流水東西,永不匯合。“今日”、“明旦”是為了追求詩歌表述生動才選用的措辭,如果把“明旦”句理解為“明天就可在溝邊分手”,不免過于拘泥字句的表面意思,反而失去了詩人的真意。
最后八句詩是女主人公的人生經驗之談,它們好似一組格言,給人們有益的教誨。她從自己這場生活變故中悟到了愛情的真諦,二性結合的幸福決不是建筑在金錢上面的,而是需要真心相愛。“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這從男子的角度說,意謂假如你真的懷有深重的情義,又何必炫耀金錢,靠它來吸引異性;從女子方面說,指她們擇偶千萬不能把金錢當作首要的條件,男人的情意如何才是最重要的。這首兩千多年以前的民間樂府詩提出的忠告和教誨,反映了女子善良的生活愿望和健康的愛情觀。
《白頭吟》較多運用比興,如“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溝水東西流”、“竹竿何嫋嫋,魚尾何簁簁”。這后面二句表面是通過河邊輕柔擺動的竹竿和河里沾濕的羽毛般的魚尾來構成垂竿釣魚的景狀,其實是借以喻示男女求偶,含義較為隱曲。這些比興句使作品顯得更為委婉、含蓄,意味深長。本詩的語言大體上是淺近通俗的,由于詩中綴入了諸如皚雪、皎月、“躞蹀”、“嫋嫋”、“簁簁”等詞,使它與口語產生某種脫離,表現出一定的雅正的書面語傾向。前面所引《宋書·樂志》,以為本詩和《江南可采蓮》、《烏生十五子》同為里巷風謠。但與其他兩首樂府相比,《白頭吟》的文采較高,經過文人潤色加工的可能性很大。后人所以會產生其作者是卓文君的錯覺,除了作品內容上的原因之外,與上述詞語方面的特點也有一定聯系。
上一篇:詩歌·高啟詩《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下一篇:詩歌·劉因詩《白溝》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