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民歌·雨中花·長相思》原文與賞析
花滿枝,柳滿枝,眼底春光似舊時,燕歸人未歸。
淚沾衣,酒沾衣,煩惱長多歡事稀。此情風月知。
詞牌叫 《長相思》,詞中也寫的長相思,顯示了詞剛剛誕生不久詞牌子與詞題材、主題的一致。今天流傳下來的詞牌子中,小令名實相副的更多些,也許和詞的發展初期小令數量居多不無關系吧。
上片感時懷人,借物抒情。春天又來了,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綻滿枝頭,遠遠望去,繁花似錦,一片片紅云,一片片白云;河邊路旁,楊柳枝頭,鵝黃翠綠,參差披拂,婀娜多姿,一派生機。眼前春光融融,和過去、和往年差不多,你看小燕也從南方飛回來了,只可惜心上的人兒至今沒回家。“花滿”、“柳滿”是為了把春光寫滿寫足。越說 “春光似舊時”越思念親人在家時共享春光的幸福時光。而這時恰值燕歸來,則自然無限哀怨地想到人未歸來,相思之情格外濃烈。“花”、“柳”、“春”、“燕”,一片欣欣向榮,熙熙而樂,與 “人”形成強烈反襯。行人未歸,家人思念,雖有明媚春光,又有何心情欣賞!詞一開始就把筆墨蘸得很飽,蓄勢很足,承詞牌之意寫相思,目的性很明確,它不同于王昌齡的《閨怨》: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這詞中的女主人公知愁,而且深知相思之苦。她不是忽然悔悟不該讓丈夫去獵取功名的。她的愁,從下片看得更清楚。
上片是借物抒情,不動聲色。下片改為直抒愁腸,無復依傍。
因相思愁,相思苦,她淚流滿面,熱淚沾衣。怎樣才能解除這樣的愁苦?她實在找不出什么好辦法,只能借酒澆愁,以至酒痕滿衣。雖然她也可能明明知道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但除了暫時的麻醉自己,希求得到片刻的解脫外,她還有什么妙法從相思之愁苦中自拔嗎?幾乎沒有。確實,沒有親人在身旁,享受不到愛情和家庭幸福的人,煩惱總是多于歡樂的。“煩惱長多歡事稀”是具有普遍意義的大實話,是她生活體驗的總結。她這種相思深情,相思癡情,有誰能知道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煩惱和歡樂,大概沒有人注意到她,或無暇關心她。但清風明月應該了解她,知道她即使在月明風清的夜晚,也久不能寐,還在苦苦思念著遠方的親人。
抒情純是白描,語言整齊中有變化,輕靈活潑,頗具民歌特點。
上一篇:《隋代民歌·長白山歌》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先秦民歌·靜女》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