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逋《過蕪留詠》原文與賞析
林逋
詩中長愛杜池州,說著蕪湖是勝游。
山掩縣城當北起,渡沖官道向西流。
風消檣碇網初下,雨罷魚薪市未收。
更好兩三僧院舍,松衣石發斗清幽。
這是北宋詩人林逋經過安徽蕪湖時所留下的一首七律。
蕪湖古名鳩茲,春秋時屬吳國管轄,是一座著名的濱江城市,歷史悠久,風光秀美,名勝古跡很多,歷來是詩人墨客留連歌詠之地。這首詩以樸素明凈的語言。高度概括了蕪湖的地理形勢,生動地刻畫出江南魚米之鄉的特色。
首聯:“詩中長愛杜池州,說著蕪湖是勝游”。通過對唐代詩人杜牧的追憶,引出所歌詠的對象。杜牧詩才俊逸,其作品在晚唐的地位頗高,人稱“小杜”。他曾任池州刺史 (池州在蕪湖上游,只有半日水路),集中有吟詠池州、蕪湖一帶山水風物的詩篇。因此,作者經過蕪湖時,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這位著名的詩壇先輩及其佳構,從而平添了對這一風景勝地的歆慕之情,作追續前賢之“勝游”了。
頷聯上句“山掩縣城當北起”,句中的山,指赭山、鐵獅山、鳳凰山、鶴兒山、驛磯山等。這些山在原蕪湖縣城北邊四至七里 (現在一部分山在市中),山雖不高,但樹木蔥蘢,玲瓏清秀,其中赭山尤負盛名。它們象一疊翠玉屏風,遮護著縣城的北部。下句“渡沖官道向西流”,“渡”指渡船,“官道”原意為由官府出錢修建的道路,此指河道,全句意為渡船順著開出的河道向西航行,駛入長江 (長江橫亙于城西)。此聯語句平實,對仗工整,以簡練的筆觸勾勒出蕪湖地形的大概輪廓,突出了蕪湖有山有水、山水交輝的特色。
蕪湖不僅湖山佳麗、而且物產豐富,是地地道道的魚米之鄉,我國有名的四大米市之一。頸聯“風消檣碇網初下,雨罷魚薪市未收”,生動地顯現了蕪湖繁榮富饒的一面。“檣碇”,指船下錨停泊 (檣即桅桿,此代帆船; 碇乃鎮舟石,作用如今之鐵錨)。這兩句意為: 在風停雨住、天日晴和的日子里,停泊在江、河、湖、塘中的漁船紛紛開始下網捕魚,陳列著魚蝦和木柴等日雜用品的集市十分熱鬧。“魚”是河湖中的產品,“薪”是山上的產品,與寫地理形勢的上聯緊密相承。此聯展示出一幅漁民工作繁忙、市場生氣蓬勃的景象。
然而,詩人并不想在繁華喧鬧的集市上多作逗留,他有其要專門尋訪的目標,這與詩人的個性和癖好有關。林逋秉性高潔,與世無爭,曾長期隱居西湖孤山,賞梅養鶴,終身不仕,也不婚娶,有“梅妻鶴子”之目。尾聯道出了作者尋幽探勝的心境:“更好兩三僧院舍,松衣石發斗清幽”。在那山陬林內,疏疏落落地散布著幾所寺院,蒼翠的松柏上遍布青苔,因為人跡罕至,通往僧院的小徑長滿了石發之類的雜草,環境顯得格外清雅幽寂。那兒想必還隱居著有道的高僧呢! 這才是詩人要真正尋訪的所在。此聯融情于景,與第二句“說著蕪湖是勝游”遙相呼應,詩意含蓄淡遠,頗有余味。
全詩語言不假雕琢,平易而流暢,寫景明凈如畫,風味恬淡自然,很能體現作者的創作特色。
上一篇:王維《過秦皇墓》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朱晞顏《還珠洞》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