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曼殊 (1884—1918) 名戩,字子谷,號玄瑛,廣東香山 (今中山縣) 人。其父曾為日本橫濱萬隆茶行買辦,其生母為日本下女,名若子。1884年生于日本橫濱,由義母河合仙撫養。6歲時回國,深受家族的歧視、虐待和迫害,故自傷 “身世有難言之痛”。他多愁善感,性情怪僻、行事詭異,近乎病態地追求個性解放和自由。
曼殊青少年時代留學日本,與陳獨秀、劉季平、章太炎等為友,傾向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曾加入拒俄義勇軍、軍國民教育會等組織。早年削發為僧,不久即離寺出走。他以介乎僧俗之間的身分往來于中國、日本、南洋之間,只身漫游暹羅、錫蘭、印度,朝拜佛教圣地,學習梵文,編著 《梵文典》,并在南京祗園精舍講授梵文。他還精通中、日、英、法諸語,創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有小說、散文、雜文、詩歌等,還翻譯了雪萊、拜倫諸人的作品。此外,他還擔任 《太平洋報》 編輯,加入“南社”,并先后在南京陸軍小學、蕪湖皖江中學、爪哇中華會館華僑學校等學校任教。1918年死于上海,年僅35歲。卜葬杭州西湖孤山。
曼殊一生著述頗豐,可考者如《斷鴻零雁記》、《碎簪記》、《燕子龕隨筆》、《燕子龕詩》、《慘世界》等30余種,收入 《曼殊全集》和 《曼殊大師全集》之中。
上一篇:禪詩《芙蓉庵水亭》原文|賞析
下一篇:禪詩《莫漫求真佛》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