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篤文
贈友
萬感中年不自由,角聲吹徹古《梁州》。荒苔滿地成秋苑,細雨輕寒閉小樓。 詩漫與,酒新蒭,醉來世事一浮漚。憑君莫過荊、高市,滹水無情也解愁。
文廷式
這首詞憂國傷時,所感甚大,細味文意,當作于乙未(1895)秋間。頭一年日本發動了甲午侵略戰爭,清軍失利。文廷式上章嚴劾李鴻章畏葸無能、挾夷自重。翌年(乙未)二月北洋水師覆沒,三月吳大澂等陸師亦敗。李鴻章赴日議訂割地賠款的馬關條約。文上章極諫,有“辱國病民,莫此為甚”,“何以見列祖列宗于地下”之語。慈禧震怒,“投其摺于地,議重譴”。廷式遂請長假居家避禍。但還是遭到李鴻章的姻親楊崇伊參劾,于丙申(1896)二月革職驅逐出京,從此再也沒能回來。
本詞當作于革職以前居家思“過”之際。險的仕途、飄搖的國脈,給詞人投上了濃重的陰影,故筆觸所及,語特凄黯。詞的首句一嘆而起,悲慨之懷,籠罩全篇。“不自由”三字,正是他危機四伏的生活寫照。頭一年,他的摯友主戰派志銳被貶往烏里雅蘇臺,志銳的胞妹珍妃、瑾妃被降為貴人。光緒的親信遭到了西太后的清洗?,F在又輪到他了。紛至沓來的禍亂,怎不令他悲從中來、萬感交集呢?詞的次句寫所聞:“梁州”,即“涼州”,古曲名。唐開元中由西涼傳入,聲情蒼涼。戍樓的號角回蕩高城,益增悲感。詞的第三句則寫所見:秋天的園圃(苑)里荒苔遍地一派凄涼。歇拍筆鋒一轉,點出自己的位置,實現了由遠及近、由景及人的畫面的轉換?!伴]小樓”之“閉”字與發端之“不自由”相綰合,最能傳出他孤苦的心境。與秦觀之“可堪孤館閉春寒”真有異曲同工之妙。
下片大起大落地寫出樓中人的舉措、心態。前三句實寫:漫不經心地寫詩,接二連三地喝酒(“新蒭”,猶新醅、新釀),因為從醉中看來,人世的成敗如同水泡一樣,轉瞬即逝。這是故作放達的遣愁之語。后兩句則用虛筆跌宕,拍到題面,點出了“贈友”之意。“請你(憑,請也)不要到荊軻、高漸離擊筑悲歌的燕市去吧,只怕無情的滹沱河水也要為之悲傷啊!”荊軻、高漸離抗擊暴秦的事跡,見于《史記·刺客列傳》。作者這樣用典,表示國勢如此,真是愧對英靈啊!末句則跌進一層,說明水猶如此,人何以堪。筆勢翻騰,更令人哀感無端了。
上一篇:常國武《鷓鴣天》愛國詩詞鑒賞
下一篇:何均地《鷓鴣天》愛國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