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喻朝剛
寫懷
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岳飛
岳飛的《滿江紅·寫懷》是一首氣壯山河、傳誦千古的名篇。詞中表達了作者抗金救國的堅定意志和收復(fù)失地的必勝信念,體現(xiàn)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洋溢著愛國主義的激情。幾百年來,在群眾中廣為流傳,尤其是當國家危難的時候,它象進軍的號角,鼓舞人們前赴后繼,奮勇殺敵,為國獻身,產(chǎn)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本篇大約作于宋高宗紹興初年,有入考定是紹興三年(1133)寫的。當時由于大江南北廣大軍民奮起自衛(wèi)反擊,金兵連連受挫,戰(zhàn)爭的進程發(fā)生了有利于南宋而不利于金人的變化。驅(qū)逐敵寇、收復(fù)中原失地的可能性正在出現(xiàn)。如果南宋政府堅持抗戰(zhàn),那么這種可能性就會變成現(xiàn)實性。詞中所表達的那種對敵人的無比憤怒和仇恨,對還我河山、振興宋朝充滿信心的壯志豪情,集中反映了當時的時代精神。
前半闋抒寫作者渴望為國殺敵立功的情懷和抱負。開篇五句起勢突兀,破空而來,胸中的怒火好似火山爆發(fā)一樣,噴薄而出,不可阻遏。一陣急風驟雨剛剛停止,詞人獨自登樓憑欄眺望。想到中原淪陷,山河破碎,二帝被擄,生靈涂炭,不由得“怒發(fā)沖冠”、“仰天長嘯”、“壯懷激烈”。這幾句一氣貫注,好象一組特寫鏡頭,揭示了作者洶涌澎湃的心潮,描繪出一位憂憤國事、痛恨敵人的民族英雄的光輝形象。接著四句,激勵自己珍惜時光,努力奮斗,早日完成統(tǒng)一祖國的神圣事業(yè)。“三十功名塵與土”,回顧過去,意思是說:如今雖然已到而立之年,但對國家的貢獻還很小很小,功名事業(yè)猶如塵土,微不足道。這是作者的謙遜之辭。岳飛自從軍以來,在抗金戰(zhàn)爭中英勇無敵,威名遠揚,但他從不居功自傲,曾多次上表辭謝朝廷的封賞嘉獎,并再三申言:“將士效力,飛何功之有?”(《宋史·岳飛傳》)受到了同僚和部下的普遍稱贊。此句正表現(xiàn)了他虛懷若谷、嚴于律己的美德。“八千里路云和月”,瞻望前程,下定決心。大意是說:北伐戰(zhàn)爭是十分艱苦的,任重而道遠,尚須披星戴月,日夜兼程,準備長期作戰(zhàn),才能“北逾沙漠,喋血虜廷”,“迎二圣歸京闕,取故地上版圖”(《五岳祠盟題記》)。這樣的胸懷,這樣的氣魄,不是岳飛很難寫出來。“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歇拍兩句,堪稱千古至理名言。它既是作者的自勉之辭,同時對堅持抗金救國的廣大軍民也是巨大的鼓舞和有力的鞭策,即使在今天仍然可以作為我們的座右銘。
后半闋表述作者雪恥復(fù)仇,重整乾坤,振興宋室,安定天下的豪情壯志。換頭四句以短促的句式,吐露其愛國忠君的思想感情:靖康年間的奇恥大辱,至今尚未洗雪;宋朝臣民的深仇大恨,何時才能泯滅?這里雖然流露出岳飛的忠君思想,但這種忠君思想又是和當時人們的愛國感情和民族意識結(jié)合在一起的,表達了廣大人民共同的強烈愿望。“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這是作者的誓言,表示他決心揮師北伐,駕著戰(zhàn)車,踏破重重險關(guān)要塞,直搗敵人的巢穴。“賀蘭山”是泛指,而非實寫,和愛國詩人陸游的“壯圖萬里戰(zhàn)皋蘭”、汪元量的“厲鬼終須滅賀蘭”一樣,不過是抒發(fā)抗敵的決心而已。“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這兩句是作者的憤激之辭,進一步表達對女真奴隸主貴族蹂躪中原、荼毒生靈的切齒之恨。煞拍兩句是說等到失地收復(fù)、江山重歸一統(tǒng)之后,再收兵回朝,拜見皇帝,重過太平生活。
這首詞情辭慷慨,悲壯激昂,既是戰(zhàn)斗的誓言,又象進軍的號角,動人心魄,催人奮進,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的英雄性格和雪恥復(fù)仇的堅定信心,具有極大的鼓舞作用,對后世的影響十分深遠。陳廷焯《白雨齋詞話》曾稱贊說:“何等氣概!何等志向!千載下讀之,凜凜有生氣焉。”
上一篇:潘百齊《滿江紅》愛國詩詞鑒賞
下一篇:王思宇《滿江紅》愛國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