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徐翰逢
一寸樓臺誰保障? 跋扈將軍弄權相!
已聞北海收孔融, 安取南樓開庾亮!
天心所壞人不支, 公于此時稱督師。
豹皮自可留千載, 馬革終難裹一尸。
平生酒量浮于海, 自到軍門唯飲水!
一江鐵鎖不遮攔, 十里珠簾盡更改!
譬如一局殘棋收, 公之生死與劫謀。
死即可見左光斗, 生不愿作洪承疇。
東風吹上梅花嶺, 還剩幾分明月影?
狎客秋聲蟋蟀堂, 君王故事胭脂井。
中郎去世老兵悲, 遷客還家史筆垂。
吹簫來唱招魂曲, 拂蘚先看墮淚碑!
舒位
舒位(1765-1815),是清代較早期著名詩人之一,詩風郁怒橫逸,長于七古。少數作品對時政有所諷刺。多數題材屬于羈旅行役詠史內容。本篇七古即為吊古作品。內容有頌美也有諷刺。頌美的是明末愛國抗敵英雄史可法。諷刺的是一些誤國權奸降清將領。史閣部,即史可法。是明末著名的愛國將軍,字憲之,祥符(今河南開封)人。崇禎進士,南明晚期曾任兵部尚書加大學士。曾督師揚州。組織全城人民,抵抗來犯的清軍,并予以嚴重打擊。清攝政王多爾袞致書勸降,卻之。城陷,不屈,被殺害。史公殉國后,人民謳思,求其遺體不可得,乃葬衣冠于梅花嶺。地在江蘇揚州市廣儲門外,原系明州守吳秀浚河積土而成,植以梅樹,故名。
這首詩為七言歌行體裁,有新題樂府意味。全篇六解,每解四句,計共二十四句,一百六十八字。每解一韻,平仄相間,三平三仄,富抑揚頓挫之致,節奏感強。通篇充分發揚了詩人特長,他面對比較繁復雜沓的題目內容,成竹在胸,先后有序,他掉筆靈活,鑄詞簡勁。筆調奔放,氣勢滂沱。辭格上莊諧并用,行文敘議兼施,它委婉曲折,淋漓盡致。也一氣呵成,感激豪宕,聲情并茂,擲地有聲。
它的寫作特點之一是,兒乎通篇是運用事典,把敘事、論理、抒情結合起來,無論敘事、說理,都含有豐富鮮明的感情成分,因之,具有很強的感染力。作者掌握全局,馳張得度,縱筆馳騁,不失其嚴謹的內在的韻律結構。它骨肉勻稱,能始終保持其自然渾成的格局體度。同時名流蒙族詩人法式善祭酒贊美舒氏詞風為“空谷佳人”。舒氏詩風也悠遠綿邈,令人一唱三嘆。舒位熟諳明末歷史并掌握左右逢源與之諧應的各式語詞。這是他作品得以獲取充實豐腴的主題美感,具有感人的藝術魅力的主要條件。這是形式內容高度統一的典型。
下面,依照原詩內容順序,作些要略的鑒賞解析。第一、二兩解,回顧閣部殉國前后福王政權的腐朽危殆形勢和閣部的艱難處境。“一寸樓臺”,以蜂巢為比,喻南明不成體統的小朝廷格局。而它的保衛者,卻是武臣為高杰、左良玉等強梁霸道、不聽指揮號令的將軍;文臣呢,則是只知仗勢弄權,廣樹黨羽的宰相馬士英、阮大鋮等一伙。“跋扈將軍”語出《后漢書》。指貴戚梁冀?!耙崖劚焙!倍?,一謂漢末北海相孔融,他設學校,倡儒術,為曹操所忌,被曹借故收殺。這里似指當時有聲望而不肯依附馬士英被馬借題藥殺的雷縯祚。“南樓”句,實質是影說史可法。馬士英等日以收殺異己為事,他們哪里肯顧全國家大局,與史合作以圖恢復呢!?庾亮,字元規,東晉中興初期中書令,遷都督江荊六州諸軍事,鎮武昌。諸僚佐殷浩等乘秋夜共往登南樓。亮至,眾起避。亮曰:“諸君少住,老子于此興復不淺?!彼鞊补餐勗?。這里是用庾亮的優良作風,映襯史可法,“天心所壞”句,意指明朝江山氣數已瀕覆滅,不是一、二柱石臣子可以撐得了的?!秶Z·周語》:“天之所支,不可壞也;其所壞,亦不可支也?!薄肮诖藭r”句,言史公都督各州軍事的任命,是在福王新立,清軍即將大舉來侵的危難時期。前途艱巨可想?!氨ぁ本?。《五代史》:“豹死留皮,人死留名?!笔饭珵閲?,自可流芳千古。“馬革”句,《后漢書》:“男兒當死于邊野,以馬革裹尸還葬耳!”《明史》:“史可法死,覓其遺骸,天暑,眾尸蒸變,不可辨識。逾年,家人袍笏招魂,葬于揚州郭外之梅花嶺?!币庠谫濏炇饭簧邑憺閲?,最終卻難以實現自己馬革裹尸的男兒素愿,實在是令天下后世永遠敬慕悲悼的可歌可泣的壯烈行跡。以上可以看作全詩敷陳自己憑吊情感思想的開端部分。
第三、四兩解,是詩的中間部分。主要結合史公一生的貞廉正義、磊落光明的崇高操守,抒發自己憑吊情懷。“平生酒量”二句,據《明史》:“可法素善飲,數斗不亂;在軍中,絕飲?!薄耙唤F鎖”二句,晉王濬以舟師攻吳,吳人于要害處以鐵鎖橫截之,濬作大炬熔燒,鎖斷,船行無礙。杜牧詩:“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眱删湓娬f,南部君臣偷安茍且,在大敵兵臨城下之際,對長江天險毫無設備。以致清軍長驅南下,攻破揚州,屠城十天。使千百年發展起來的繁榮昌盛名城,一旦間毀為瓦礫灰燼。“一局殘棋”二句,以弈為喻,說南明昏庸腐朽,運數已盡,猶如一局已經臨了的棋局,史公的生死,實和這群毫無謀國才略、只知爭權奪利的南明袞袞諸公的舉措攸關。他們全局已輸,史公的必死命運,也已注定無疑?!八兰纯梢姟倍洌蠊舛?,字遺直,桐城人。明末東林黨成員,萬歷進士,立朝忠鯁,不畏權要。官御史,彈劾權奸。為閹黨魏忠賢所害,追謚忠毅。他是史可法座師。清方苞文《左忠毅公遺事》,記左及史公事甚詳(文繁,不備載)。“洪承疇”,降清的明高級將領。南安人,萬歷進士,官至薊遼總督,與清軍戰于松山,兵敗被俘,明帝聞其殉國,予祭十六壇。經清勸誘,降清,官武英殿大學士。清初開國規制,多其所訂。二句對比鮮明,說史公忠魂無愧于見到他的老師左公的毅魄。但他卻不想見到那位孱顏媚骨的降將軍洪某。界限是分明的。
第五、六兩解,以梅花嶺的今昔不同景象、老兵念舊、遷客思歸等情節,進一步頌揚史可法的高風亮節作結,是全詩的尾段。使全詩思想更加充實,主題更加完滿,史公的不朽形象更加突顯,本詩的高度藝術價值,得以最終達成?!皷|風吹上”二句,東風上嶺,說明時已回春。而向被稱為“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唐徐凝詩句)的揚州明月光影,如今究竟能剩下幾分呢!這種飽蘸深情的筆觸,不正是對史公賴以最后生存的明末殘山剩水的哀挽嗎?孔尚任《梅花嶺詩》:“梅枯嶺亦傾,人來立腳難。嶺下水滔滔,將軍衣冠爛。”(《湖海集》)孔在《桃花扇》傳奇中也有“精魂顯,大招聲逐海天遠?!蓖瑯?,都是對史可法的深沉懷慕情思。
“狎客”句,《續通鑒》:“宋賈似道于西湖葛嶺建樓閣亭榭,作半間堂,延羽溪,塑己像其中,與群妾踞地斗蟋蟀,日肆淫樂。人無敢窺其第者。”這里說,賈為宋末亡國的大臣,其罪不可勝誅。以喻弘光時期腐朽臣僚馬士英、阮大鋮輩的醉夢生活的可恥。清龔自珍詩:“牢盆狎客操全算,團扇才人據上頭”(《詠史》),也正是諷刺他們此種腐朽表現。“君王故事”句,《南畿志》載:“景陽井,在臺城內。陳后主與張麗華、孔貴嬪,投其中,以避隋兵。舊傳井欄有石脈,以帛拭之,作胭脂痕,名胭脂井。”這里陳后主以喻福王。福王名朱由崧,明神宗之孫。崇禎末襲爵,北京陷清后,馬士英、史可法等迎之入南京,稱帝,建元弘光(1645),大敵當前,他仍不忘歡歌醉舞。清兵南下,他奔蕪湖,被俘。次年,在北京被殺。
第六解,亦即最后一解。仍用歷史故事,說明人們對史可法的深摯思念。“中郎去世”,句,虎賁中郎將,后漢官名,掌拱衛宮禁。蔡邕當年曾為此官。蔡與孔融交好,蔡死后,有虎賁士貌類于邕,融每酒酣引與同座,說:“雖無老成人,尚有典型。”“遷客”句,《池北偶談》:“吳江吳漢槎,自寧古塔歸京師,駐防將軍安某囑語之曰:‘子歸可語史館諸君:昔王師破揚州時,吾在行間。親見城破時,一官人詣軍營,自云:我史閣部也,親王勸之降,終不從,乃就死。此吾所目擊者。史書不可屈抑此人云?!眳敲稍┝鞣艑幑潘@釋歸回。故曰“遷客”,此事足為史公忠烈殉國作證?!按岛崱本?,杜牧揚州詩:“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迸c此吹簫意義不同?!罢谢昵保冻o》有《招魂》篇。為“宋玉憐屈原厥命將落作招魂,欲以總其精神,延其年壽也?!眽櫆I碑,《晉書》:襄陽百姓于峴山羊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廟,歲時享祭。望其碑者,莫不流涕,名墮淚碑。羊祜,西晉名將,南城人,字叔子,武帝時官都督荊州諸軍事。務修德,吳人懷之。此用以映襯梅花嶺史可法衣冠塜。
總的說來,《梅花嶺吊史閣部》,是一篇思想內容與藝術特色都很豐贍的古詩作。可以舉其主要之點如下:
首先是篇幅宏偉,主題集中。這是一個近二百字的長篇,六個詩節。內容轉折回環,時間空問容量都甚闊大。涉及人物也較眾多。都能運用極其精約的辭語,作出恰切公允的評說,為總的頌美主題服務,是難能可貴的。特別各部分都能緊緊圍攏中心,毫無枝蔓之處,筆姿矯健,筆力排奡,藻彩精光四射,思想也瑩凈照人,實為我國愛國詩歌寶庫中的上品。
其次是通篇運用隱喻修辭格式,亦莊亦諧,且能明白曉暢,毫無晦澀隔閡之弊。運用隱喻是本篇的主要修辭法式。其熟巧程度可起到如同自描的直接效用。敘議雜出,無不含有強烈的抒情因素,美刺都很動人,刺是為了顯彰美。愛憎分明,也是成功之點。它使人想到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轉述尼采所說“以血書的文學”?!氨ぷ钥闪羟лd,馬革終難裹一尸?!薄八兰纯梢娮蠊舛?,生不愿作洪承疇?!薄按岛崄沓谢昵魈\先看墮淚碑。”感情的抒寫描繪作用,是深刻的濃郁的,也是強烈火熾的??梢愿Q察作者高尚的抒情形象和不同凡響的構想。他的風調卓然的愛國家愛人民的素質。
舒位祖籍北方,生長在南國,他的詩恰乎是既有幽燕男兒沉雄的氣韻,也有荊揚秀士俊逸的豐姿。既有激昂慷慨,也不排斥悱惻纏綿。有的還十分哀婉。隨著題材內容要求不同,而變化不拘。
其三是聲韻的考究安排,亦即音樂上的調諧。作者熟悉音律,能吹奏一些器樂。詩歌創造上也可覘見這一點。本篇即其一例。它的韻律聲調屬于音樂美感的藝術是很講求的。本篇依照內容變化六次改用韻字。平仄韻字交替使用。各解字句的聲調也都有相應地安排,以便于表現情感思想的起伏變化,聲調的抑揚,節奏的疾徐,都合乎內容形式的統一要求。如第一解的諷刺指斥內容,韻字用的是宜于表達嘆惋色彩的“漾”韻。開端二句,語調詞風,斬截、明快、決斷。如老吏斷獄,一字不容更改。如“已聞”二句,真是如抉馬阮等的肺肝。
第五解“東風吹上”四句,情調氣氛有些凄傷幽咽。則相應選用音色較為柔婉的“梗”韻,字句的選用,顯然也非信手拈來,而是經過相應的細密選擇安排。這一點,我們試一通過朗讀吟味體會,仍可察驗本詩音樂審美上的獨特素質。
本篇一些藝術特點,可以寫專文來論說,限于篇幅,只好留待異日。
《梅花嶺吊史閣部》,是一篇愛國精神光輝閃爍的好詩,今天讀來,仍不失其奮勵振竦作用。
上一篇:祝誠《梅花嶺吊史閣部》愛國詩詞鑒賞
下一篇:滕振國《夢中》愛國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