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達津
淪落天涯氣自豪, 故山東望海云高。
西風(fēng)一掬哀時淚, 流向秋江作怒濤。
丘逢甲
丘逢甲的七絕豪邁高亢,既哀時而不蕭瑟,是真正體現(xiàn)了中華兒女的英雄氣概的。他的絕句詩也具有唐音,起句十分有力,他寫:“淪落天涯氣自豪”,“淪落天涯”是用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淪落人”中的詞語,然而那是寫他在光緒二十一年(1895)起義失敗后,不得已內(nèi)渡大陸抵鮀江(今廣東汕頭),而光緒二十二年(1896)又再次流落江的。但句意和白居易“江州司馬青衫濕”相反,他卻是寫他“氣自豪”。這樣的相悖而相成句,古人詩中也是罕見的。他內(nèi)心雖感到淪落無依。但丹心依舊,豪氣尚存,這種頑強斗志一般人是作不到的。
第二句寫:“故山東望海云高”,故山指他的家鄉(xiāng)臺灣,他是臺灣彰化縣人。從廣州或蕉嶺他的祖籍望臺灣都是東望,而東望所見只是高入重霄的海云。這正是說海云下就是自己故鄉(xiāng),是處于水深火熱中的同胞所在地,也是正在作不屈不撓斗爭的同胞所在地。而且他也是說臺灣是海云高爽最美麗也決不可能忘記的故鄉(xiāng)。這和他《對月書感》詩:“明月出滄海,我家滄海東”意境很類似。
第三和第四句卻用了頓挫抑揚語氣,一抑一揚。第三句先抑,說:“西風(fēng)一掬哀時淚”,這里用杜詩意,杜甫《詠懷古跡》詠庚信詩中云:“詞客哀時且未還”,丘逢甲的哀時之淚,雖不同于庾信,卻更近似于杜甫的《哀江頭》《哀陳陶》等詩的悲哀。
詩的結(jié)句,別出新意,他寫“流向秋江作怒濤。”這是一揚,是奇語,哀時的眼淚之多可想可知,而化作含怒奔騰的濤浪,更是理之所必?zé)o,而情之所必有,憤慨的感情,盡情地發(fā)泄出來,大有“精衛(wèi)銜微木,將以填滄海。”(陶淵明《讀〈山海經(jīng)〉》)的心態(tài)。這和他《四月十六夜東山與臺客話月》詩中所寫:“飄零剩有鄉(xiāng)心在,夜半騎鯨夢渡臺”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時表現(xiàn)他想早日恢復(fù)臺灣的悲壯懷抱。
上一篇:屈守元 趙曉蘭《即事》愛國詩詞鑒賞
下一篇:潘君昭《雙廟》愛國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