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秦惠民
曉角數聲哀, 邊風卷地來。
十年征戍客, 不上望鄉臺。
韓洽
韓洽,字君望,長洲(今江蘇蘇州)人,諸生,明末隱居陽山,不仕以卒。有《蟾香堂集》傳世。
這首小詩雖冠以古詩題《關山月》,就體制言卻是一首標準的近體五言絕句,就內容言則是描寫關山征戍之事。它主要表現一位遠戍邊關、十載不歸戰士的愛國情懷。“曉角數聲哀”,是戰士清晨所聞。一個“哀”字,既渲染了邊地的凄涼景象,又表達了戰士的寂寞情懷。角聲,是軍營中的戰斗號角,它嗚嗚響起,表明戰事又起,敵人又在進攻。“邊風卷地來”是寫邊塞風起之后黃沙滾滾遮天蓋地的實際景象,也是用來形容敵人進攻時的強悍氣勢。這兩句詩語言蘊藉、詩意含蓄地描寫敵軍之強悍,戰斗之激烈。后二句則寫戰士之忠勇精神。“十年征戍客”,戰士守邊“十年”,身經多少戰斗,飽受多少風霜,為了守邊,為了保國,不僅沒有怨言,并將還鄉之望擱置一邊。“不上望鄉臺”一語,擲地有聲,充分表現了戰士高尚的愛國情操,以戍邊衛國為重,甘受“十年”不歸之苦。“不上望鄉臺”,不等于戰士不念家鄉,不思故里。是因為“望鄉”與“戍邊”有輕重之分,故舍輕就重,舍家衛國。這就是“不上望鄉臺”的真正緣由了。這首詩音韻鏗鏘,節奏明快,讀之使人慷慨奮發,激起無限愛國情懷。
上一篇:詹鍈 詹福瑞《關山月》愛國詩詞鑒賞
下一篇:趙齊平《兵亂后雜詩》愛國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