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詩詞鑒賞《劉克莊·賀新郎·送陳真州子華》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北望神州路,試平章②、這場公事③,怎生分付④?記
得太行山百萬,曾入宗爺駕馭⑤。今把作握蛇騎虎⑥。
君去京東豪杰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⑦。談笑里,定
齊魯⑧。兩淮蕭瑟惟狐兔⑨。問當年,祖生去后,
有人來否⑩? 多少新亭揮淚客,誰夢中原塊土(11)?算
事業須由人做。應笑書生心膽怯,向車中、閉置如
新婦(12)。空目送,塞鴻去(13)。
【注釋】 ①陳真州子華: 陳鞾, 字子華, 有軍事才能。這時受命知真州 (今江蘇儀征縣),兼淮南提點刑獄。作者對他寄以組織義軍收復失地的厚望。②平章: 籌劃。③公事:抗金大事。④怎生分付: 如何辦理。⑤ “記得”兩句: 宗澤是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即他所提拔。他屢敗金兵,臨死還高呼 “渡河”。金人敬畏他,稱為 “宗爺爺”,不敢進犯。他曾授于活動在太行山的百萬抗金義軍 (八字軍) 首領王彥以 “忠州防御使” 的頭銜。⑥握蛇騎虎: 比喻左右為難。因為南宋統治集團并不信任他及其所支持的 “八字軍”抗金活動。⑦ “君去”兩句: 你陳子華這次去向京城東面 (即真州),豪杰們一定歡喜。豪杰,指帶領五萬人馬出沒于江淮、湖北一帶的抗金首領張用。當張接到岳飛的招降書時說,“真吾父也”,遂率部投戈下馬歸降。陳子華亦頗有軍事才能,故作者以此相勉相賀。⑧齊魯: 本為春秋時在今山東省的兩個國名,此代指北方地區。⑨兩淮: 指黃河、淮河一帶。狐兔: 指敵人。⑩ “問當年”三句: 祖生,即東晉聞雞起舞、擊楫中流誓抗外敵的將領祖逖。這兩句是說,自從祖逖以后再也找不到像他那樣抗擊外族侵略的英雄了。(11)“多少”兩句: 東晉南遷的王、謝等貴族只知登上南京的新亭北望中原而流涕,可是誰也不曾做過恢復中原片土的夢。作者明顯地借古諷今。(12)“應笑”三句: 作者嘲笑那些不敢關心國事的書生們,膽怯得像把自己關閉在花轎中的新嫁娘一樣。以此來對比稱贊陳子華此舉的豪勇。(13)“空目送”兩句: 塞鴻高飛遠去,用以比喻目送陳子華遠去; 而一個 “空”,則表示自己的慚愧和悵惘。
【鑒賞】 這首詞表達了作者對國事的無比關心和渴望收復中原的激情壯志。上闋,指責南宋統治集團不思抗金收復失地,對北方人民組織起的強大抗金力量,不但不予支持,反而視為 “握蛇騎虎”。故作者對陳子華去真州履職,深望他能聯合義軍,收復失地,以解救水深火熱中的廣大淪陷區人民。下闋,寫兩河一帶被 “狐兔”搞得一片蕭瑟。于是便緬懷起當年堅決抗擊入侵外族的祖逖來,可是今天到哪里去找這樣的英雄人物呢?那些只會淚灑新亭的南遷人士,又有誰做過收復中原片土的夢呢? 因而嘲笑起包括作者自己在內的書生們來,他們膽怯得像把自己關閉在花轎里的新娘一樣。如此情景,國運何堪設想! 最后只有無奈地目送著像塞鴻一樣的陳子華向高遠的天空飛去。此詞嘆國事、寄希望、斥膽怯,諸種情感,集于一體,厚重深沉,真切感人。
文章作者:荀運昌
上一篇:愛國詩詞《蘇軾·江城子·送子由使契丹》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愛國詩詞《陳子昂·感遇·三十八首·送魏大從軍》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