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甫·長相思》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花深深,柳陰陰,度柳穿花覓信音。君心負妾心。怨鳴琴,恨孤衾,鈿誓釵盟何處尋,當初誰料今。
古往今來,有多少癡情女子為負心漢所欺,她們既恚現時的自己,又恨昔日的情人,怨深似海,淚涌如泉,切切悲情不絕如縷,賦之于詞,傳哀后世。陳東甫的《長相思·花深深》便是這樣的一首棄婦詞。
從時間上看,詞是寫在女主人公遭棄之后。上闋寫她明知被棄卻又不甘心愛的永逝,從而邊“覓”邊哀。“花深深,柳陰陰”二句明寫花柳的濃茂,暗點事件發生的時間——盛春時節。“深深”、“陰陰”兩個疊詞用得極妙,它一方面說明了花柳的繁茂,另一方面作者想要通過這兩個疊詞的使用,向讀者交待他的鋪墊的手法和意圖,即他要以這種“深深”、“陰陰”,反襯出女主人公形單影孤、無人痛憐的酸楚處境。不僅如此,作者還有他的第三層用意,即是要讓讀者玩味到,這“深深”、“陰陰”之處,原來是兩人多次幽會之場所,所以他才濃墨重潑。詞的三四句果然將這一層意思傳了出來;“度柳穿花覓信音,君心負妾心! ”女主人公何以要“度柳”,何以要“覓信音”? 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因為這里曾是他們的幽會處。幽會的次數太多了,所以當情人離她而去之后,她就不由自主地“度柳穿花”重游結情舊地,幻想能與情人再遇,至少可再溫舊日之情。然而有幾個浪子肯回頭?幾個負心漢肯再覓舊愛? 百覓之后,女主人公終于痛腸千轉地呼出了五個字:“君心負妾心。”這是萬種千般的苦的凝聚,是無處訴說的心的啜泣,是棄婦們的共有心聲。
下闋借物抒懷。信音既然久覓而不得,女主人公只好返回繡樓,自怨自艾。一切過去曾經給她帶來情愛的物件,現在都成了怨恨的替身。“怨鳴琴,恨孤衾,鈿誓釵盟何處尋”,三句十三個字,作者連數四種物件來表達自己的恨的深凝。她見琴而怨,因為正是這琴,使她和那個負心漢做了錯誤的結合;她見衾而恨因為這衾昨日曾使她失身,今日更惹她思念往事,增添煩惱。她想到,那個可憎的男子曾和她信誓旦旦,白頭偕老。然而誓言未消,他便不告而別,一去不歸:“鈿誓釵盟何處尋,當初誰料今。”“鈿”、“釵”均是古代婦女用的發飾,且往往成對。男女之間常擘釵裂鈿,指為盟誓,以示愛之忠貞和永恒,唐玄宗、楊貴妃即曾有這種盟誓(見白居易《長恨歌》)。女主人公的情人曾與她有山誓海盟,現在卻爽言毀誓,這是始所未料的。“何處尋”、“誰料今”六個字,道盡了她對自己輕信的悔恨和對負心郎的憎恨。
這首小令雖寫于南宋,卻大有北宋前期詞之風,以白話淡語寫濃情摯誼,情急切切,亂人心懷,染有一定的民歌色彩,尤其可貴的是作者能于通俗的言辭之中,暗暗融入數條典故之詩文,如相如琴挑卓文君、玄宗貴妃鈿釵誓。擴大了詞的內含,加強了表現力。
上一篇:《馮延巳·長相思》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沈如筠·閨怨》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