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詩詞鑒賞《戚繼光·望闕臺》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十年驅馳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鑾。②
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
【注釋】 ①望闕臺:在今福建省福清縣,為戚繼光自己命名的一個高臺。戚在 《福建福清縣海口城西瑞巖寺新洞記》中記道: “一山抱高處……可以望神京,名之曰望闕臺。”闕,宮闈,指皇帝居處。②宸 (chen) 鑾: 皇帝住處。
【鑒賞】 明嘉靖中,戚繼光抗擊倭寇,打擊海盜,轉戰于閩、浙、粵之間,十年間屢立戰功,基本掃清倭夷。先后調任浙江參軍,福建總督,這首詩就是作者任福建總督時作。
戚在東南沿海剿倭十余年間,大小戰役,八十余次,功勛卓著,但其戎馬一生并非一帆風順。時值嚴嵩父子當政,皇帝昏聵、政治腐朽。十年間,數為小人陷害而受到停職停俸之處。可謂百戰沙場,百遭磨難。他回想起來,無不感到心寒意冷。“十年驅馳海色寒”就是暗示作者十年抗戰中的種種不平,詩人用海色寒愴道出自己對皇朝的失望和遺憾。但他仍 “于此望宸鑾”,對皇帝抱著幻想,希望皇帝能對抗倭將士給以支持,對自己能予以重用。
“繁霜”二句,作者借 “繁霜”、“秋葉” 向皇帝表達自己忠貞不渝的報國之心。雖然,王朝對自己海上抗戰支持甚少,而且甚有責難,但自己保家衛國的一腔熱血雖凝如繁霜,也要把這峰上的秋葉染紅。作者輕視個人的名利得失,而對國家、民族有著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哪怕自己遭到不公之遇,也仍然忠心耿耿地馳海御敵。
由于作者有著崇高的思想境界,高尚的愛國情懷,盡管是失意之作,也使這首詩具有高雅的格調和感人至深的藝術魅力。
文章作者:王家渝
上一篇:愛國詩詞《譚嗣同·有感一章》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愛國詩詞《于右任·雜感》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