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1]
(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2],蓮動下漁舟。
隨意[3]春芳歇[4],王孫[5]自可留。
【注釋】
[1]暝:日暮,傍晚。
[2]浣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
[3]隨意:任憑。
[4]春芳歇:春天的芳花凋謝了。歇:凋謝,枯萎。
[5]王孫:原指貴族子弟,后來也泛指隱居的人,此處指詩人自己。
【譯文】
山上剛剛下過一場雨,晚上天氣清涼帶來了秋意。松林沐浴著皎潔的月光,清清的泉水從河床的石頭上流過。洗衣服的婦女們歸來,竹林里笑語喧嘩,漁船順流而下攪動了一片片蓮葉。春天的芬芳留不住就由它去吧,我自己卻要居住在這風光秀麗的山中。
【賞析】
王維的《山居秋暝》是山水詩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隱居者的戀歌。全詩描繪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尚,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
詩的開頭兩句“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是詩人用大手筆勾畫的雨后山村的自然畫卷,其清新、寧靜、淡遠之境如在目前。一個“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萬物空靈之美。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照”與“流”,一上一下,一靜一動,靜中有動,動中有靜,仿佛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脈搏在跳動。此時此刻詩人也仿佛覺得自己被洗凈了一般,自然的美與心境的美完全融為一體,創造出如水月鏡花般淡泊的純美詩境。此種禪意非隱居者莫屬。蘇軾把此聯譽為“詩中有畫”的典范之秀句。
接下來詩人由寫景轉為寫人。“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此二句均為寫人——“浣女”“漁夫”活動的畫面。詩人采用了“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寫法。
尾聯兩句“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是詩人有感而發。雖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來。其喜歸自然,厭惡宦海之情溢于言表。
總之,這首山水田園詩畫山繡水,清新寧靜,于詩情畫意中寄托了詩人的高潔情懷和對理想的追求,含蘊豐富,耐人尋味。
【思考與練習】
1.《山居秋暝》中你覺得哪些句子最能體現“詩中有畫”的特點?你從這些句子中可想象一幅怎樣的畫面?
2.作者在詩中表達了一種怎樣的心情?
上一篇:(唐)王維《山中與裴秀才迪書》初中詩文|注釋|譯文|賞析|思考與練習
下一篇:(西漢)劉向《師曠論學》初中詩文|注釋|譯文|賞析|思考與練習